[发明专利]高楼救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23203.8 | 申请日: | 201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8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盼成 |
主分类号: | A62B1/00 | 分类号: | A62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013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楼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救生方法,具体是一种高楼救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人们纷纷涌向城市,但是有限的土地和昂贵的价格,使得居住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适应人们对居住的需要并改善居住条件,城市的高楼拔地而起。但是,当高楼发生失火等紧急状况时,有限的通道,密集的人口,又会使人们无法逃生。
2010年11月15日,上海一座20多层的高楼发生火灾,大火导致58人死亡,30多人烧伤。救援采用了直升机、云梯车和曲臂高喷车等方式。但是,直升机会受到粉尘、热气流,浓烟等多方面的限制,云梯车和曲臂高喷车则难以达到待救援楼层的高度,导致救援困难,而且100米以上的云梯车造价昂贵、体积大、行动缓慢。目前,上海100米以上的高楼就有几千幢。因此,如何使居住人员尽快安全的从高楼撤离或当有人被困于高楼时如何进行快速救援,是当前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
现在,很多方法都是采取人员自救的办法,这对于一小部分人员是可行的;对于大部分人员,火灾发生时往往会慌乱紧张,不能进行自救,需要救援人员施救。但是,救援人员来到现场后,需要借用大量的设备,才能到达一定高度的楼层进行救援,且较高的楼层仍较难到达。
技术方案
为了使高楼被困人员得到快速的救援并安全脱离险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楼救生技术,它可以使施救人员在短时间内升空到达目标高度的楼层,随后对被困人员实施救援,使其安全的脱离险境。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救援的速度,并缩短救援的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利用飞行背包将施救人员迅速送到目标楼层的外墙窗户,并将自己悬挂在窗户上。飞行背包采用高强度的轻质碳纤维材料,以汽油为动力,通过螺旋推进器使人升空,而且背包上附带有降落伞,在机器故障时,可以用于安全落地。
(2)到达目标后,将降落伞穿戴在被救人员身上,并帮助其打开降落伞,帮助被救人员跳出楼层。该降落伞采用氦气压缩罐迅速充气,可以保证降落伞迅速打开时是向上的,同时可以在高度低时具备良好的降落姿态。
(3)地面救援人员事先在地面上铺设好充气气垫,帮助被救人员安全着陆,减轻伤害。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是:
一是救援速度迅速,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几十秒内就可实施救援;
二是救援方式简便可靠,由救援人员帮助被救援人员穿戴好降落伞、打开降落伞并助被救人员跳出;
三是采用设备体积小,行动迅速方便,可以对多个和很多个需救人员同时实施救援。
具体实施方式:
救援人员在地面上穿上飞行背包,飞行背包采用高强度的轻质碳纤维材料,以汽油为动力,通过螺旋推进器使人升空,而且背包上附带有降落伞,在机器故障时,可以用于安全落地。启动飞行开关,上升到所需高度后,将自己悬挂在目标楼层。
将降落伞包交给高楼被困人员,帮助被困人员穿戴好降落伞包后,帮助其从屋内跳出,并帮助他们打开降落伞,该降落伞采用氦气压缩罐迅速充气,打开速度很快,可以保证降落伞迅速打开时是向上的,同时可以在高度低时具备良好的降落姿态。
地面救援人员事先铺设好充气气垫,被困人员就可以安全的着陆,避免受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盼成,未经胡盼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32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设建筑救生舱
- 下一篇:一种治疗鼻咽癌的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