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钒钛复合处理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622957.1 | 申请日: | 201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1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春;徐彬;武军宽;李飞;孙茂林;朱国森;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2C33/06;C21D8/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钒钛 复合 处理 锅炉 压力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微钒钛复合处理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化学成分特征在于:C:0.12~0.20%,Si:0.20~0.50%,Mn:1.20~1.60%,P≤0.020%,S≤0.010%,Als:0.020~0.050%,V:0.010~0.025%,Ti:0.010~0.02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均为重量百分比。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微钒钛复合处理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的制造方法,铁水预处理脱硫、转炉冶炼、LF炉精炼或CAS炉精炼、板坯连铸、热连轧、开平矫直;其特征在于,工艺中控制如下技术参数:
采用LF炉精炼,该微钒钛复合处理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的冶炼工艺为:
铁水预处理:脱硫目标值≤0.010%;
转炉冶炼:炉渣碱度为3.0~3.5,终点目标温度为1630~1660℃;出钢过程中控制在线底吹氩,流量按500~800NL/min控制;先采用Al-Fe合金脱氧,加入量为3.5kg/t,然后采用Si-Mn合金配Si,不足Mn用中碳Mn-Fe补齐,V-Fe合金配V;
LF炉精炼:精炼处理时间45~55min;炉内保持还原性气氛,造白渣处理,强搅拌脱硫,采用Mn-Fe调Mn,Si-Fe调Si,Ti-Fe调Ti;精炼结束温度控制在1550~1580℃;温度、成分调整完成后每炉喂300mΦ13mmCa-Si线或者500mΦ10mmCa-Si线,喂线结束后保持软吹时间10~20分钟;
连铸:连铸时采用氩气全保护浇铸,结晶器液面波动在±3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钒钛复合处理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连轧工艺为:
板坯加热:板坯进入加热炉,加热温度控制在1180~1280℃,均热温度1180~1260℃,加热时间150~240min;
热连轧:经粗轧后轧件出口温度控制在980~1080℃,再经精轧后轧件终轧温度控制在800~870℃;
层流冷却:轧件出精轧机后,以≥5℃/s的冷却速度冷却到目标卷取温度,卷取温度为560~640℃,层流冷却方式为前段主冷,也就是从层流冷却系统冷却区始端开始,沿轧制方向,依次开启2~10组水冷集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钒钛复合处理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AS炉精炼工艺为:
铁水预处理:脱硫目标值≤0.005%;
转炉冶炼:终点目标温度为1660~1690℃;出钢过程中控制在线底吹氩,流量按500~800NL/min控制;先采用Al-Fe合金脱氧,加入量为3.5kg/t,然后采用Si-Mn合金配Si,不足Mn用中碳Mn-Fe补齐,V-Fe合金配V;
CAS炉精炼:精炼处理时间35~45min;底吹氩气搅拌,采用Mn-Fe调Mn,Si-Fe调Si,用Ti-Fe调Ti;精炼结束温度控制在1550~1580℃,温度、成分调整完成后每炉喂300mΦ13mmCa-Si线或者500mΦ10mmCa-Si线,喂线结束后保持软吹时间10~20分钟。
5.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钒钛复合处理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平矫直工艺为:
钢卷先经过开卷机开卷,粗矫直机粗矫;再利用圆盘剪切边,获得所需要的成品宽度;然后经过活套和精矫直机矫直,获得最终的板型;最后利用定尺剪剪切,获得所需要的长度,粗矫直机辊数为5辊或以上,精矫直机辊数为9辊或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29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育训练用跨栏架
- 下一篇:不倒翁跨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