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概念不粘不糊煮粥锅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622223.3 | 申请日: | 2010-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1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光;吴沙沙;田坤;王郡良;王清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兴光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7061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北二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概念 不粘不糊煮粥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概念不粘不糊煮粥锅,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电磁涡流原理的使用锅壁加热的煮粥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的营养与健康。各种美食当中,营养又美味的各式各样的粥,可谓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由于粥的原料种类极多,并可有针对性的根据个人需要和身体状况合理的选择与搭配,甚至可以与其他食材或药材掺在一起熬成各种补汤、药汤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生病时,粥的作用就更不容忽视。但是,在熬一些较稠的或者淀粉类含量较高的粥时,粘锅、烧焦等可谓是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
为此,很多技术人员研究了在锅表面涂覆一层特殊的膜层,如图1所示,如聚四氟乙烯,它是已知的表面能最小的固体材料。在与食物接触时,接触界面的界面能远高于原膜层的表面能,使得接触面不稳定而趋于分离。因此,在烹饪或蒸煮时,食物与锅底膜层之间会形成一层稳定存在的气化膜,使得膜层-食物的界面能转化为膜层的表面能而大大降低,使得食物不与锅底直接接触,并由于气化膜的存在而使锅底的热量均匀的传递至食物,达到不粘不糊的目的。但是,研究表明,锅底的这层膜在高温时会与食物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多数对身体健康有害;并且,其强度有限,在与金属铲、勺等摩擦接触后容易划伤、破损,然后进入食物中,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关键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使用任何特殊膜层的不粘不糊煮粥锅。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关键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实用性强的不粘不糊煮粥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交变磁场通过磁导体产生涡流以用于加热的原理,改通用的锅底加热为锅壁加热,从而有效地避免蒸煮过程中食物因重力作用沉降至高温的锅底,并在重力作用下难以移动或者参与锅中汤粥的对流,导致锅底的食物连续受热而焦化,甚至粘锅糊锅。
通过采用绝缘、绝热、导热、导磁等各种材料,使用温度、时间显示与控制器来控制温度、时间,并存储多种预置的使用模式供选择,使得本发明安全,实用,效率高,节能环保,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锅体部分;电源部分;温度、时间显示及控制部分组成。
所述的用于加热的锅壁采用导磁材料制作,并为了使用方便只设置在锅底至锅高1/4的环形带处,以免锅内需水过多造成浪费或者水面太低时造成干烧。
锅体外侧均用绝缘绝热材料制作,既隔断涡流加热层,又防止热量散失,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温度、时间显示及控制器,因此可以实时地观察蒸、煮饭的状态,并可根据需要设定煮饭所需温度和时间;控制器中存储器可存储常用的使用参数,并自动记忆用过的参数,以便以后使用时合理选择。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涂覆一层特殊材料的不粘锅的简图;
图2a为本发明新概念不粘不糊煮粥锅的结构表;图2b为本发明新概念不粘不糊煮粥锅的结构简图;图2c为图2b中锅体内部电磁感应加热夹层和包覆电磁线圈的绝缘耐热夹层的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新概念不粘不糊煮粥锅,如图2所示:包括锅体部分30,电源部分40以及温度显示及控制部分50。
其中,锅体部分30包括锅体上端面绝缘绝热层31,锅体内侧绝缘导热层32,锅体内部涡流加热夹层33(此夹层分两部分,75%左右的上部与绝缘导热层32材料相同,25%左右的底部为涡流加热工作层),包裹有电磁线圈的绝缘耐热夹层34,电磁线圈35,锅体外侧绝缘绝热层36,锅体底部绝缘绝热层37和绝缘把手38;
电源部分40包括电源接头41,电源开关42,煮饭指示灯43和保温指示灯44;
温度、时间显示及控制部分50包括温度传感器51,温度、时间显示屏52和温度、时间存储控制器53。
具体实施方式是接通电源接头41,打开电源开关42后,煮饭指示灯43亮起,电磁线圈35将通过交变电流,由电磁感应定律可知,交变电流将产生频率相同的交变磁场,交变磁场通过磁导率很高的涡流夹层33时,会产生强烈的涡流而发热,热量辐射传递至锅体内侧绝缘导热层,来加热锅内食物。为了节约用水并避免干烧,涡流加热层仅设置在锅体底部约至1/4锅高处,由此以上为绝缘导热层。蒸煮时,只需将液面漫过锅底以上1/4处(在此设置了警示水位线)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兴光,未经刘兴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22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HIV免疫原及其制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