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冻干银杏果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622030.8 申请日: 2010-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2138681B 公开(公告)日: 2013-02-13
发明(设计)人: 张奎昌;范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 徐州银杏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1/36 分类号: A23L1/3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21300***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银杏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冻干银杏果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银杏亦称白果(Ginkgo semen),为银杏科技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除去外 皮的干燥成熟种子。种子含蔗糖(约6%)、蛋白质、脂肪油等。果肉中含有白果 酚及白果酸等成分。种子(银杏)润肺、止咳、祛痰,用于哮喘咳嗽(陈新謙主编· 新编药物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第十版,364-365页)。银杏最早作为药 用被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801~1802页.) 收载,记述:“生食引疳解酒,熟食益人”、“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咳、缩小便、 止白浊,生食除痰、消毒杀虫”。现代作为常用中药被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 典》所收载。银杏作为药食两用物品被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 名单》(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 号.)。张虹等介绍,白果的可食部分为种仁,种仁胚乳肉质,味腻甜略苦。白果 种子鲜嫩,生食熟食均可,生食味清香,肉脆,生食吃多易中毒,因此生食很 少,熟食较多。白果带壳炒熟悉后,剥壳去内种皮,食其种仁,柔软清香,非 常可口;白果种仁还可作菜肴佐料,在日本、美国的餐厅、副食品店都有白果 凉拌菜及副食品出售。我国自宋代白果已广泛用于烹饪,多与猪、羊、牛及禽、 蛋类食物相配,采用炒、蒸、煨、炖、焖、烩、烧、熘等多种烹饪方法,制成 美味佳肴。此外,白果也有制成罐头、月饼、点心,加工成酒类、饮料等供人 们食用(张虹 汤金城主编·208种中药典故[M]·中原农民出版社,2009,17-18 页)。我国是银杏(白果)种植大国,产量具世界之首,目前市售多见罐(瓶) 装或袋装糖水银杏,作为烹饪佐料应用,也有袋装干炒银杏果和脱水银杏粉等 产品上市,但,其产品仍是一些传统的单调产品,这不能满足人们追求时尚生 活的需要。开发具有坚脆、酥香、甜味具佳的冻干银杏果尚未见有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人们消除闲暇时的寂寞,闲情逸趣享受型的食品,增添 人们口福的零食,使人们在休闲、旅行时能够获得更为舒适的感觉、携带方便 的坚、脆、酥、香、甜、味具佳的休闲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冻干银杏果的制备方法,技术解决方案,它包含主 要成分为银杏(除去肉质外种皮)和符合食用或食品添加剂标准的辅料,其中 主要原料成分为除去外种皮的银杏果仁,余量的辅料包括稳定剂、硬化剂、甜 味剂和矫味剂等,其中稳定剂为柠檬酸、亚硫酸钠、重亚硫酸钠、甘氨酸、肌 醇、琥珀酸、苹果酸、卵磷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硬化 剂为石灰、氯化钙、亚硫酸氢钙、明矾中的一种或几种;甜味剂为蔗糖、葡萄 糖、果糖、甜蜜素、甘草酸苷、甜叶菊苷、甜味素、安赛蜜、阿力甜中的一种 或几种;矫味剂为食用香精的一种或几种。

其特征是由如下方法制得:

1、选料。选择新鲜或冷藏良好的银杏,除去外种皮后得银杏果仁,备用。

2、热烫去皮。将银杏果仁过筛分档,剔除破碎、霉烂的颗粒。然后放80~ 90℃的热水中浸泡1~3min,边烫泡边轻轻搅拌,烫至果仁内种皮泡起后为宜, 然后立即捞入冷水中轻轻搓擦去皮。

3、脱苦、护色。将去内种皮银杏果仁洗净后及时浸在脱苦护色液中,其脱 护色液选用食盐、柠檬酸,浓度按质量分数比分别为2~4%和0.1~0.3%,将银 杏放入该液中以高出银杏2cm液面为度,煮沸10~20min后,取出用水漂洗1 天。

4、硫处理和硬化处理。将上述漂洗干净的银杏果仁放入浓度按质量分数比 为0.4~0.6%的氯化钙(CaCl2)和0.2~0.3%的亚硫酸钠混合液中浸泡6~8h, 进行硬化和硫处理。每50kg银杏原料约需40~45kg混合液。浸后捞起用清水 漂洗2~3次,沥干水分备用。

5、一次糖煮、糖渍。配制浓度为8~12%(W/V)的糖液,数量根据原料及 锅的大小确定。将水加热至80℃左右,加入白砂糖,搅拌使其溶解。按糖液的 量,加入浓度为0.1~0.3%(W/V)重亚硫酸钠,加热至沸,将银杏倒入煮沸5~ 10min,调整糖液浓度,使其保持在10%左右,倒入浸渍缸中,浸渍24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银杏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银杏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20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