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氟硅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及其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622004.5 | 申请日: | 201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4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闫福安;黄贵;张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泰氟化工有限公司;武汉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F220/22 | 分类号: | C08F220/22;C08F220/14;C08F220/18;C08F220/28;C08F230/08;C08F220/06;C08F218/04;C08F220/44;C08F2/06;C08J3/03;C09D133/16;C09D133/12;C09D7/1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周祥生 |
| 地址: | 213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水溶性 丙烯酸 树脂 散体 及其 用途 | ||
1.一种氟硅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重量含量为,
非功能性(甲基)丙烯酸酯 20~50%;
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 5~35%;
含羧基烯类单体 5~15%;
乙烯基类单体 <15%;
(甲基)丙烯酸羟基酯 2~20%;
有机硅改性单体 1~5%;
低碳醇 15~30%;
引发剂 0.5~4%;
分子量调节剂 0.1~1.8%;
该分散体系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方法制备而成,先将低碳醇升温至慢慢回流,然后将单体、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混合均匀后的10~20%质量份加入其中,保温半小时后,再用4小时左右均匀滴加完剩余混合单体、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得到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再添加中和度达50~100%的有机胺中和剂中和,中和温度为30~100℃,中和成盐后转相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树脂分散体;所述分散体的酸值按固体份计为20~100mgKOH/g,该分散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硅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功能性(甲基)丙烯酸酯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叔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所述非功能性(甲基)丙烯酸酯重量份数为20~50%。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硅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氟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N-甲基全氟辛基磺酰基胺基丙烯酸乙酯、N-丙基全氟辛基磺酰基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N-羟乙基全氟辛酰胺(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所述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重量份数为5~3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硅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羧基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乙烯基类单体为醋酸乙烯酯、叔碳酸乙烯酯、丙烯腈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所述(甲基)丙烯酸羟基酯为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硅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硅改性单体为乙烯基硅氧烷类单体,通式为:CH2=CHSi(OR)3,R为-CH3、-C2H5、-C3H9、-CH(CH3)2、-C2H5OCH3中的一种;所述低碳醇为碳原子数为1~4的烷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硅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下述中温引发剂中的一种: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月桂酰、过氧化碳酸二环己酯;所述分子量调节剂为下述硫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正十二烷基硫醇、仲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环己基硫醇、巯基乙醇、巯基乙酸;所述分子量调节剂为下述硫醇类化合物的一种:正十二烷基硫醇、仲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环己基硫醇、巯基乙醇、巯基乙酸;所述有机胺中和剂选自下述碱性物质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二甲胺、二乙胺、二丙胺、二乙醇胺、三乙胺、三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N,N-二甲基乙醇胺、三羟甲基甲胺。
7.氟硅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分散体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硅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和聚碳化二亚胺类交联剂按比例混合,在低温表干后室温交联固化制得双组份丙烯酸酯树脂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泰氟化工有限公司;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江苏康泰氟化工有限公司;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20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