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21811.5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7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薛翰聪;冯家骐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发光装置,尤指一种具有泛光效果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钨丝灯泡逐渐被淘汰与禁用,LED(发光二极管)产业在环保节能议题发酵之下,其市场持续蓬勃发展,尤其应用在照明产业更被视为明日之星。
发光二极管是通过芯片产生「电致发光」的节能照明科技,但发光二极管乃为一种指向性光源,故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特性会形成如同聚光灯一般的点光源照明效果,而照明区域之外便会形成暗区,故与传统照明灯具(如日光灯、白炽灯泡或省电灯泡)的「全光源」照明效果极为不同;而在传统作法上,可于发光二极管的光轴前方设置光学元件,用以调整其照明范围,但目前仅能达到缩小暗区的范围,依旧无法解决亮暗区域的问题。缘此,发光二极管所制成的灯具较常运用在局部照明的特定用途上,诸如商业投影、聚光、指示等方面,而仍无法应用于办公或家庭用照明的用途。
再一方面,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应用与日遽增,UL/CUL等多国安规亦针对发光二极管的产品如:LED灯具、LED灯泡及LED电源供应器等三种基本产品分类,制订安规标准,以做为业者欲进行产品安规检测的基本指南;而在上述标准中,照光角度的规格亦明确地规范于其中。
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发光二极管产品的照光角度,以符合使用上的需求及安规的规范要求,实为研发的重要目标。
本案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技术于实际施用时的缺失,且积累个人从事相关产业开发实务上多年之经验,精心研究,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之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可利用光源排列与其摆放角度的设计,使指向性的发光光源达成泛光照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所发出的光线可达到安规所要求的规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一基座,其具有一结合面;一设于该结合面上的透光壳体,该透光壳体形成一容置空间;一设于该结合面上的固定座,且该固定座是容设于该容置空间中,其中该固定座具有一个与该结合面接合的底面及多个连接于该底面的第一安装侧面;一发光单元,其包括三个以上的第一发光元件,且所述的第一发光元件选择性地设于不同的该这些第一安装侧面上;其中,所述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光轴与该结合面的法线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至少大于30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一基座,其具有一结合面;一设于该结合面上的透光壳体,该透光壳体形成一容置空间;一设于该结合面上的固定座,且该固定座容设于该容置空间中,其中该固定座具有一个与该结合面接合的底面、四个第一安装侧面及四个第二安装侧面;一发光单元,其包括设于每一个该第一安装侧面上的第一发光元件及设于每一个该第二安装侧面上的第二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光轴与该结合面的法线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至少大于30度。
在具体实施例中,固定座上设有安装侧面(即第一安装侧面及第二安装侧面),故可将发光单元的发光元件安装于其上,并调整发光元件的位置及发光位置与法线方向间的夹角,用以使发光装置发出均匀的泛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固定座与第一发光元件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固定座与第一发光元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侧视图。
图5B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5C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特性的测试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特性的测试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发光装置
10 基座 101 结合面
11 透光壳体 110 容置空间
12 固定座 121 底面
122 第一安装侧面
123 顶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18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