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支付的方法、系统及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621748.5 | 申请日: | 201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2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20/42 | 分类号: | G06Q20/42;H04L9/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支付 方法 系统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支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支付的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支付终端已广泛应用于商超、批发市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家庭等领域;因其布放范围大、适用人群广,安全性问题是使用这些支付终端进行电子支付时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各金融机构急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支付系统一般由银联服务器、支付平台,以及至少一个支付终端组成。
其中,支付终端包括:安全存取模块(Purchase Secure Access Module,PSAM),读卡器等。其中,PSAM中存储了密钥信息,密钥信息只能访问,不能读出。密钥信息包括:PSAM的工作密钥和PSAM的传输密钥。同时,在支付终端的本地存储器中存储了PSAM的传输密钥。本地存储器可能在读卡器中,也可能是支付终端中单独的一个功能模块。
在该系统中,电子支付的过程包括:
支付终端根据PSAM中存储的工作密钥,将通过读卡器获得的消费信息组成第一业务报文,发送给支付平台。
支付平台根据本地保存的与该支付终端对应的存储工作密钥,对该第一业务报文进行认证,当认证通过后,获取第一业务报文中的消费消息。
支付平台根据保存的银联服务器下发的密钥,将获取的消费消息组成第二业务报文,发送给银联服务器。从而,银联服务器获取到消费消息,并进行后续的支付操作。
在现有的电子支付过程中,由于PSAM中存储的密钥信息只能访问,不能读出,因此,支付终端根据PSAM中存储的密钥信息,将通过读卡器获得的消费信息组成第一业务报文具体包括:
支付终端根据本地存储器中存储的PSAM的传输密钥访问PSAM的工作密钥,并将通过读卡器获得的消费信息发送给PSAM;
支付终端获得PSAM利用工作密钥对消费信息加密返回的密文数据,组建第一业务报文。
目前,支付终端都具有拆机自毁的功能,即当支付终端受到攻击或探测时,会产生拆机信号,从而擦除或锁定PSAM中存储的密钥信息,并擦除支付终端的本地存储器中存储的PSAM的传输密钥。
由于支付终端的本地存储器中存储了PSAM的传输密钥,一旦,支付终端的拆机自毁的功能失效了,破解者获得了支付终端的本地存储器中存储的PSAM的传输密钥后,就可以通过获得的PSAM的传输密钥去访问PSAM,从而组件第一业务报文,进行非法的电子支付业务。
可见,现有的电子支付过程中,一旦获得了支付终端的本地存储器中存储的PSAM的传输密钥后,根本不需要破解PSAM内存储的工作密钥,即可进行非法的电子支付业务。因此,现有的电子支付过程还存在薄弱环节,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支付方法、系统及其装置,用以提高电子支付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支付的方法,包括:
获取消费信息,并向支付后台发送业务应用请求;
接收所述支付后台返回的应用认证报文,其中,所述应用认证报文由所述支付后台根据所述支付后台中保存的与支付终端对应的第一传输密钥对所述业务应用请求进行加密生成的;
根据安全存取模块中存储的第二传输密钥对接收的应用认证报文进行应用认证,当应用认证通过后,根据安全存取模块中存储的工作密钥对所述消费信息进行加密,生成业务报文,并将所述业务报文发送给所述支付后台,与所述支付后台进行电子支付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支付的系统,包括:
支付终端,用于获取消费信息,向支付后台发送业务应用请求,并接收所述支付后台返回的应用认证报文,根据安全存取模块中存储的第二传输密钥对接收的应用认证报文进行应用认证,当应用认证通过后,根据安全存取模块中存储的工作密钥对所述消费信息进行加密,生成业务报文,并将所述业务报文发送给所述支付后台,与所述支付后台进行电子支付业务;
支付后台,用于根据所述支付后台中保存的与所述支付终端对应的第一传输密钥对接收的业务应用请求进行加密生成应用认证报文,将所述应用认证报文返回给所述支付终端,接收所述支付终端发送的业务报文,与所述支付终端进行电子支付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支付终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17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