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环二萜类衍生物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620672.4 申请日: 2010-12-24
公开(公告)号: CN102125042A 公开(公告)日: 2011-07-20
发明(设计)人: 王斌贵;高书山;李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N45/00 分类号: A01N45/00;A01P1/00
代理公司: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代理人: 许宗富;周秀梅
地址: 266071***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四环二萜类 衍生物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制药,具体的说是一种四环二萜类衍生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微生物是生物制药的重要来源,从微生物中寻找活性代谢产物是获得新的抗菌药物的一个重要途径。自从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penicillin)以来,从微生物中发现了很多结构新颖而且活性显著的化合物,很多已经成为药物或在临床研究当中。本发明涉及的conidiogenone B首次由Lin Du等人于2009年从海洋底泥真菌Penicillium sp.分离得到,并发现其具有细胞毒活性(Tetrahedron,2009,65,1033-1039);另一个化合物conidiogenol首次由Tomás Roncal等人于2002年从青霉菌Penicillium cyclopium的发酵产物当中分离得到,发现其具有诱导孢子萌发活性(Tetrahedron Lett.,2002,43,6799-680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环二萜类衍生物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四环二萜类衍生物的应用:四环二萜类衍生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

所述四环二萜类衍生物为已知四环二萜类化合物conidiogenone B和conidiogenol,如式I所示

所述四环二萜类衍生物作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或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杀菌剂的应用。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1.本发明所涉及的四环二萜类衍生物(如结构式I所示)可以作为具有抗细菌作用的新药物成分或先导化合物。

2.本发明所涉及的四环二萜类衍生物可以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具有操作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产品成本低的特点。

3.本发明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抗真菌化合物对环境无污染。

4.本发明所涉及的四环二萜类衍生物能够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采用MI C法抗菌实验发现,它们分别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表现出了较强活性,表明该两个化合物可用作制备抗细菌的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四环二萜类衍生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

所述四环二萜类衍生物为四环二萜类已知化合物conidiogenone B和conidiogenol,如式I所示

其中,四环二萜类化合物conidiogenone B和conidiogenol的制备过程可分别参见文献Tetrahedron,2009,65,1033-1039和Tetrahedron Lett.,2002,43,6799-6802中的记载进行。

本实施例采用MIC法进行抗菌实验,检测上述四环二萜类衍生物的抑菌试验,实验过程如下:

1.培养基:抗细菌实验采用NCCLS推荐使用的Mueller-Hinton(MH)肉汤培养基,pH 7.2-7.4。

2.MIC板制备:无菌操作,将倍比稀释后不同浓度的上述制备的四环二萜类化合物conidiogenone B或conidiogenol作为抗菌药物溶液分别加到灭菌的96孔聚苯乙烯板中,第1至第11孔加药液,每孔10μl,第12孔不加药作为阴性对照,真空干燥后密封,-20℃以下保存备用。

3.接种物制备:将用生长法或直接菌悬液法制备的浓度相当于0.5麦氏比浊标准的指示菌悬液,经MH肉汤1∶1000稀释后,向每孔中加100μl,密封后置35℃普通空气孵箱中,孵育16-20h,酶标仪600nm测吸光度判断结果。此时,第1孔至第11孔药物浓度分别为512、256、128、64、32、16、8、4、2、1、0.5μg/ml。

4.结果判断:以在小孔内完全抑制指示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MIC。当阴性对照孔内指示菌明显生长时试验才有意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0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