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变形的扇叶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619438.X | 申请日: | 201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2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卡固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38 | 分类号: | F04D29/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卢***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尤其涉及风扇的扇叶。
背景技术
风扇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其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输送出气体。风扇的应用范围很广,如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
风的流向与叶片的轴同方向的风扇为轴流风扇。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轴流风扇包括定子外框4、由轮毂1和数片叶片2组成的扇叶以及马达5。所述定子外框4支撑着马达5,作为马达5的底座。所述数片叶片2等间距分布在轮毂1的外壁,所述定子外框4的直径小于轮毂1的直径,在定子外框4与轮毂1之间有一间隙。所述轮毂1以及叶片2由马达5带动,所述轮毂1和马达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目前,市面上的内转子轴流风扇的扇叶均为注塑成型。扇叶注塑出来后因缩水、应力改变等因素,导致轮毂及叶片变形,致使其真圆度改变很大。在将扇叶做成IP55防护等级时,扇叶和容置扇叶的外框之间的间隙不能超过1毫米,否则,装配后扇叶将摩擦外框严重,制作困难。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抗变形的扇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变形的扇叶,通过在轮毂内侧壁嵌设金属环,可以增强轮毂的整体强度,从而有效提高扇叶的抗变形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变形的扇叶,包括轮毂和环设于所述轮毂周围的若干叶片,所述轮毂内侧壁嵌设金属环。
进一步,所述金属环是铁环或钢环。
进一步,所述金属环的形状和大小和所述轮毂的内侧壁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轮毂包括圆环底板及从圆环底板周缘垂直向上延伸的一环形壁。
进一步,所述金属环包括圆环金属底板及从圆环金属底板周缘垂直向上延伸的一环形金属壁。
进一步,所述扇叶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轮毂的中部设有用于固定马达的输出轴的外凸的固定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抗变形的扇叶,结构简单,通过在轮毂内侧壁增设金属环作为嵌件,由于金属的硬度比塑胶大,因此,可以支撑塑胶材质的轮毂和扇叶,减缓轮毂和扇叶因缩水、应力改变等原因导致的变形,增强了轮毂和扇叶的整体强度,大大减小了扇叶的变形程度,从而防止扇叶和定子外框之间以及扇叶和外包装壳之间的发生摩擦,有效延长了扇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抗变形的扇叶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现有的扇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抗变形的扇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抗变形的扇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轮毂、11-固定部、2-叶片、3-金属环、4-定子外框、5-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抗变形的扇叶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发明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作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是本发明的抗变形的扇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抗变形的扇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这种抗变形的扇叶,包括轮毂1和环设于所述轮毂1周围的若干叶片2,所述轮毂1内侧壁嵌设金属环3。所述轮毂1和叶片2是纯塑胶的。
所述金属环3冲压制成。所述金属环3是铁环或钢环。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环3是铁质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卡固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卡固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94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键透光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打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