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极性区分的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18513.0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5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11/00 | 分类号: | H02H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张伟杰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性 区分 直流电源 反接 电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有极性区分的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具有正极输入端、负极输入端、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接入具有正极与负极两种极性的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分为两条并联的支路:
第一支路包括至少一个大电流电子开关单元电路,直流电源通过大电流电子开关单元电路输出;
第二支路包括至少一个单向导电电路,直流电源通过单向导电电路与控制单元电源连接,控制单元电源向主控微处理器供电;
主控微处理器的输出连接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大电流电子开关单元电路的控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在大电流电子开关电路的两端并联了一个单向防冲击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包括一大电流电子开关单元电路和/或第二大电流电子开关单元电路,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一单向导电电路和/或第二单向导电电路,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的正极输入端与第一大电流电子开关单元电路的一端相连,第一大电流电子开关单元电路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的负极输入端与第二大电流电子开关单元电路的一端相连,第二大电流电子开关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电电路为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或第二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参考地相连,其阴极与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的正极输入端连接,其阴极与控制单元电源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之间或者在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的正极输入端与负极输入端之间并联有直流电源电压取样电路,直流电源电压取样电路的输出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的输出与功率变换电路前级的滤波储能电容连接,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功率变换电路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的负极输出端与功率变换电路的负极输入端连接。
8.一种直流电源防反接控制方法,采用权利要求书1~7所述的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大电流电子开关单元电路在正常状态下处于断开状态;
当直流电源输入极性接入错误时,单向导通电路处于反向状态,控制单元电源不工作,因无电源提供,主控微处理器、驱动电路均不工作,从而使得大电流电子开关单元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完成防反接功能;
当直流电源输入极性接入正确时,控制单元电源的电源电压正确建立,输出电源给主控微处理器,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正确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主控微处理器通过内部的延时功能从主控微处理器上电复位开始工作时起延时一段时间T秒后,输出开通信号给驱动电路,进而驱动电路的输出控制开通信号到大电流电子开关单元电路的控制端,使大电流电子开关单元电路接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直流电源电压取样电路对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的输入电压或者输出电压进行监测,对输入电压或输出电压进行取样,并把取样电压传输给主控微处理器,主控微处理器检测取样电压并计算取样电压的上升速率,当判断上升速率低于预设阈值时,输出开通信号给驱动电路,进而驱动电路输出控制开通信号到大电流电子开关单元电路的控制端,使大电流电子开关单元电路接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85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松茸细胞营养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营养早餐配制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