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伤员救送机器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8008.6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3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晨;巫海仓;张治中;沈骞;冯金珏;臧己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向明中学 |
主分类号: | A62B99/00 | 分类号: | A62B99/00;B62D5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伤员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尤其涉及以一种伤员救送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越来越频发的自然灾害,能够高效的营救伤员将必然成为社会公共服务发展的主要趋势。每当发生灾难的时候,总有一些受害者会被困在危险区域,比如地震、火灾、战争的现场。人力营救的危险极大。此外灾难现场时常伴随火灾、浓烟,原先的现场发生重大变化,遥控救援装置的摄像头无法发挥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一个不依赖于视觉的多传感器智能化机器人。
发明内容
本实发明公开了一种伤员救送机器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器人不具备搜索探查营救能力,以及遇到特殊路面时不前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伤员救送机器人,包括:移动车体,其中,所述移动车体的一侧设有一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用于提起障碍物或伤者,所述移动车体外设有障碍物检测装置。
上述的伤员救送机器人,其中,所述移动车体的车轮设有履带。
上述的伤员救送机器人,其中,所述移动车体还包括一定位器,所述定位器与对讲机在距离救援区域200米范围内,进行定位寻找与联系。
上述的伤员救送机器人,其中,所述移动车体的驾驶系统为远程自动控制驾驶系统和手动驾驶系统。
上述的伤员救送机器人,所述升降平台采用液压缸控制。
上述的伤员救送机器人,所述车轮和所述车身具有耐火性能。
上述的伤员救送机器人,所述移动车体内设有急救用品。
上述的伤员救送机器人,所述障碍物检测装置包括超声、红外、测距传感器。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图像识别系统的魔方机器人,用以解决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自主控制系统与机器结合还原排乱的魔方,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精准度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如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伤员救送机器人的示意图,
移动车体1、升降平台2、障碍物检测装置3,车轮4、履带5、定位器6、对讲机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一种伤员救送机器人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伤员救送机器人。请参见图1、所示一种伤员救送机器人,包括:移动车体1,其中,移动车体1的一侧设有一升降平台2,升降平台2用于提起障碍物或伤者,移动车体1外设有障碍物检测装置3。其中,升降平台2用于推开障碍物,和运送伤员。移动车体1的车轮4设有履带5,用于克服不平的路面。移动车体1还包括一定位器6,定位器6与对讲机7在距离救援区域200米范围内,进行定位寻找与联系,使救援人员在救援区域外与救援区域内的伤员进行沟通。移动车体1的驾驶系统为远程自动控制驾驶系统和手动驾驶系统,在伤员清醒有意识的时候,可以切换到手动驾驶系统。升降平台2采用液压缸控制,提高了在营救伤员时抬起放下是的稳定性,以及精确性。车轮4和移动车体1具有耐火性能,能更好在需要救援区域穿越高温地带。移动车体1内设有急救用品,可供伤员自我急救。障碍物检测装置3包括超声、红外、测距传感器,能更好的使用超声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与测距传感器一起定位。
综上,本发明一种利用图像识别系统的魔方机器人,有效的避免机器人在特殊的路面不能前进,并具有搜索探查营救能力,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精准度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向明中学,未经上海市向明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8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碳纤维板材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吡非尼酮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