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冲电流检测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616077.3 | 申请日: | 201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5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喜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喜远 |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永庆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电流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冲电流检测电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电磁炉等家用电器及采用功率管类的直流脉冲电流的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以电磁炉为典型应用的单片机电流检测电路基本上可以分成两大类:1.采用电流互感器进行低频交流电流采样、整流、滤波后送入单片机;2.采用康铜丝对流经功率管的脉冲电流取样,经过集成的运算放大电路后送入单片机。其中专利申请号为200520121638.7、公告日为2007年3月7日的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的电磁炉电流取样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描述的电路内容基本和第二类相同,但由于它采用了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从而增加了成本和电路的复杂性;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63503.X、公开日为2005年2月9日的专利名称为《半导体集成电路设备》的发明专利中描述的电流检测电路采用了更加复杂的电路,成本也很高。
若采用仅有几十毫欧的康铜丝取样,然后将这个脉冲电压信号经过RC积分,当最大电流达到10安培时其最大直流电压幅值也仅能达到几百毫伏(mV)级,对于仅有8或10位AD转换器的单片机而言,电流的分辩精度太低就不能有效识别功率的变化,所以要采用运算放大器将直流脉冲电压放大以后才能通过单片机识别功率的较小变化。对于价格极其敏感的大批量生产的电磁炉产品,若在电流检测电路中能够节省一个运算放大电路而同时又能满足电流采样精度的要求,将是一个比上述两种电流采样电路及其它现存的电流采样电路都经济和实用的方案,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它必将成为电磁炉电路降低成本的最佳选择。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本低、电路结构简单和可靠性高于一体的脉冲电流检测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脉冲电流检测电路,包括金属导体,该金属导体用于直流脉冲电流的取样;RC积分电路,该RC积分电路输出直流电压信号给控制单元;其还包括续流二极管D1、分压电位器VR1及一用于传递脉冲电压信号的耦合电容C1;所述的金属导体的一端和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都是接地,该金属导体的另一端和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之间通过耦合电容C1相连,分压电位器VR1的一端与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电容C1间的接点连接,该分压电位器VR1的另一端与地之间串接有一个用于释放耦合电容C1的残余电荷的接地电阻R3,所述分压电位器VR1的分压输出信号传输给所述RC积分电路。
所述金属导体是康铜丝。
所述耦合电容C1为CBB电容。
所述RC积分电路由积分电阻R2和积分电容C2组成。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电路结构,其中金属导体用于直流脉冲电流的取样,RC积分电路输出直流电压信号给控制单元,同时金属导体的一端和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都是接地,该金属导体的另一端和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之间通过耦合电容C1相连,分压电位器VR1的一端与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电容C1间的接点连接,该分压电位器VR1的另一端与地之间串接有一个用于释放耦合电容C1的残余电荷的接地电阻R3,所述分压电位器VR1的分压输出信号传输给所述RC积分电路。故本发明通过采用金属导体对流经功率管的直流脉冲电流取样,采用倍压电路的原理,将高频直流脉冲电流变为放大后的低频波动直流信号加高脉载波的电压信号,通过RC积分电路积分得到放大后的稳定的直流电压信号,这个信号可以输入到控制单元从而识别出当前的工作电流,此时与初级信号相比,它不仅将脉冲电压信号变成了稳定的直流电压信号,而且与金属导体上的电压信号直接积分后相比较其幅值提高了数十倍,本发明将一个最大只有几百毫伏信号输出的电流采样电路变成了具有几伏电压输出的电流采样电路,故本发明与其它电流检测方式相比具有成本低廉、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另外,本发明的输出信号可以直接输入到控制单元中进行处理,它为电磁炉等家用电器大大提供了方便,其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优先实施方式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喜远,未经张喜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60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