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614762.2 申请日: 2010-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2068520A 公开(公告)日: 2011-05-25
发明(设计)人: 马仁强;周清;马艺华;陈培钦;陈健文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博济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周清
主分类号: A61K36/734 分类号: A61K36/734;A61P9/10
代理公司: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代理人: 李海波
地址: 51063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脑血管 疾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四高一多”的特点。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栓、脑栓塞和脑出血等11种疾病。它是由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粘血症及微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目前治疗心脑血管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单纯的扩血管药,长期用药会使血管失去弹性,导致血管硬化,病情更加严重,甚至血管破裂危及生命;一类是溶脂溶栓类,主要通过药物溶解动脉硬化斑块,并将其排出体外。此类药物无法防止血管内脂质等垃圾再次沉积,形成新的斑块,溶解速度低于沉积速度,患者只能常年服药。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不得不做支架、搭桥,但往往会出现血管再狭窄、再闭塞、再损伤现象。尽管支架、搭桥使一些重症患者暂时度过危险期,但五年内患者平均死亡率却分别上升13%~21.3%,并且治疗价格昂贵,一般家庭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分明确、质量可控、安全性好、纯度较高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川芎9~18、银杏叶20~40、山楂叶18~30。 

上述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优选:川芎12~16、银杏叶25~35、山楂叶22~26。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用于淤血阻络,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肺虚咳喘,高脂血症。银杏叶主要成分为黄酮苷和二萜内酯及有机酸。银杏叶主 要具有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代谢,降低脑血管阻力,保护脑组织,降低脑缺血造成的脑组织损伤,稳定脑细胞膜,改善脑功能多方面的效应。国内外十分广泛的将其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山楂叶,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N.E.Br.或山楂Crata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叶。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理气通脉,化浊降脂。用于气滞血瘀,胸痹心痛,胸闷憋气,心悸健忘,眩晕耳鸣,高脂血症。研究表明山楂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山楂叶总黄酮,主要是槲皮素、芦丁、金丝桃苷、金丝桃素及牡荆素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压、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血脂、降低甘油三酯及胆固醇、耐缺氧、抑制或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改善肝微循环及抗炎症损伤等作用,在心脑血管系统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功能与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经痛,癥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现代研究表明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和阿魏酸等具有清除氧自由基、钙拮抗、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多种作用。 

上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川芎饮片,加入8~14倍量体积比为60%~90%的乙醇回流提取1~2小时,提取1~3次,收集乙醇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的浸膏; 

(2)将川芎提取液浓缩为相对密度1.20~1.30(50℃)的稠膏,加体积比为70%~90%的乙醇至含醇量为40%~60%醇沉,12~36小时后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加入辅料,干燥,得提取物A; 

(3)取银杏叶、山楂叶药材粗粉,加入6~10倍量体积比为60%~90%的乙醇回流或加热至60~75℃提取1~2小时,提取2~3次,收集乙醇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的浓缩液; 

(4)将银杏叶、山楂叶浓缩液加水溶解至每毫升溶液含生药0.15~0.30g,过大孔树脂吸附,先用水洗除杂,再用3~6倍柱体重的体积比为30%~8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真空干燥,得提取物B; 

(5)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合,加入药学可接受辅料制成制剂。 

上述药学可接受辅料为甘露醇、微晶纤维素、淀粉、乳糖、糊精、聚乙烯吡 咯烷酮、吐温80、磷酸钙、聚乙二醇、二氧化硅或硬脂酸镁。 

上述制剂为片剂、胶囊、颗粒剂、口服液、滴丸、贴剂或丸剂。 

本发明处方配比优化和作用确证研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博济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周清,未经广州博济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周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47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