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4628.2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0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徐永;杨秋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13/02;C08K3/30;B29B9/06;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聚丙烯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抗菌意识的增强,抗菌材料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尤其在家电领域。因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材料表面光泽度好,目前大多数小家电采用其制备,但是成本相对较高。
聚丙烯具有生产成本低,综合力学性能好,无毒、质轻、耐腐蚀、易于加工和回收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聚丙烯无光泽,和其他塑料一样易被各种有害细菌污染,在湿度适合的情况下,更易繁殖细菌。通过添加抗菌剂改性聚丙烯能够解决此问题。目前常用的塑料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和无机抗菌剂二类。有机抗菌剂主要有醚类、苯酚类、联苯醚类、季铵盐类、噻唑类化合物等,其特点是杀菌速度快、抗菌谱广,但耐热性能差,抗菌有效期短。无机抗菌剂主要为银、锌等离子及其化合物或络合物,其特点是耐热性好,抗菌谱广,安全性高,抗菌有效期长等。但银系抗菌剂颜色稳定性差,使用过程中会变色,而且不能使聚丙烯中的抗菌成分分散均匀,抗菌效果不能持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抗菌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聚丙烯材料光泽度差、易生细菌的问题。
一种抗菌聚丙烯材料,其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如下组分:
聚丙烯 64.0-43.6%;
硫酸钡母粒 30.0-50.0%;
抗菌母粒 5.0%;
白油 0.3%;
分散剂 0.2-0.4%;
成核剂 0.3%;
抗氧剂 0.2-0.4%。
以及,一种抗菌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重量百分比选取原料,所述原料包括聚丙烯64.0-43.6%,硫酸钡母粒30.0-50.0%,抗菌母粒5.0%,白油0.3%,分散剂0.2-0.4%,成核剂0.3%,抗氧剂0.2-0.4%。
将所述原料混合均匀得混合原料;
将上述混合原料进行挤出,造粒,获得所述抗菌聚丙烯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的抗菌聚丙烯材料,同时具有高光泽表面和抗菌作用,这种材料可以部分替代现有的应用于小家电的ABS材料,能达到高光泽表面效果,价格比ABS更有竞争优势,同时还具有抗菌的效果,更符合现代人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抗菌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抗菌聚丙烯材料,其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如下组分:
聚丙烯 64.0-43.6%;
硫酸钡母粒 30.0-50.0%;
抗菌母粒 5.0%;
白油 0.3%;
分散剂 0.2-0.4%;
成核剂 0.3%;
抗氧剂 0.2-0.4%。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为熔体流动速率大于15g/10min的均聚聚丙烯,其熔体流动速率按照ASTMD-1238标准测试。
所述硫酸钡母粒为硫酸钡含量为90%的母粒。
所述抗菌母粒为纳米银抗菌母粒。
具体地,所述分散剂为酰胺类高性能润滑分散剂。分散剂可以吸附于固体颗粒的表面,使凝聚的固体颗粒表面易于湿润,在固体颗粒的表面形成吸附层,使固体颗粒表面的电荷增加,提高形成立体阻碍的颗粒间的反作用力;此外,其还可以使固体粒子表面形成双分子层结构,外层分散剂极性端与水有较强亲合力,增加了固体粒子被水润湿的程度,固体颗粒之间因静电斥力而远离;最后,分散剂还能够使体系均匀,悬浮性能增加,不沉淀,使整个体系物化性质一样。
所述成核剂为山梨醇类成核剂。聚丙烯沿着山梨醇类成核剂表面外延生长,山梨醇类成核剂能够加快聚丙烯熔体无轨线团向螺旋结构转变并对螺旋结构具有稳定作用,山梨醇成核剂和聚丙烯螺旋结构之间具有较强的范德华力,改善聚丙烯结晶性能,提高聚丙烯的透明度和光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4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