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通灯监控设备及其监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14412.6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4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彭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大榕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97 | 分类号: | G08G1/09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灯 监控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控制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交通灯监控设备及其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辆如出租车、私人汽车等,急剧增加。交通灯便成为了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城市的各个十字路口,所述交通灯的设置是规范各种车辆规范行驶的主要手段之一。
但是,当所述交通灯发生故障时,交通管理部门并不能及时地发现。这样,在拥挤的城市道路中,便会造成大面积的塞车,甚至会引发一些交通事故。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交通灯监控设备,对所述交通灯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通知交管部门进行处理,从而防止大面积的塞车以及防止一些潜在交通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通灯监控设备,所述监控设备能对所述交通灯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通知交管部门进行处理,从而防止大面积的塞车以及防止一些潜在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交通灯监控方法,所述方法能实时监控所述交通灯的运行情况,并及时通知交管部门进行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通灯监控设备,包括:电流检测器,用于检测交通灯的第一瞬时电流和第二瞬时电流;微控制器,用于读取并根据所述第一瞬时电流分析所述交通灯的控制系统运行的周期以及所述周期内的第一平均电流,保存所述周期和第一平均电流,再次在所述周期内读取并根据第二瞬时电流分析所述交通灯的第二平均电流,判断所述第二平均电流是否等于所述第一平均电流并发出报警信息;通讯器,用于接收并发送所述微控制器的报警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交通灯监控设备的微控制器读取、分析所述交通灯的第二瞬时电流,从而得到所述第二平均电流,并将所述第二平均电流与所述第一平均电流相比较,进而通过所述通讯器发出报警信息,即所述交通灯监控设备对所述交通灯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能及时通知交管部门进行处理,防止了大面积的塞车以及防止一些潜在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具体包括:
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流检测器所检测的所述第一瞬时电流和第二瞬时电流转换为数字信号;
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模/数转换模块转换的所述第一瞬时电流和第二瞬时电流的数字信号;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读取模块读取的所述第一瞬时电流的数字信号分析所述交通灯的控制系统运行的周期,以及在所述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一瞬时电流的数字信号分析得到所述第一平均电流、根据所述第二瞬时电流的数字信号分析得到所述第二平均电流;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平均电流是否等于所述第一平均电流并发出报警信息。
具体地,所述第一瞬时电流和第二瞬时电流均为所述交通灯运行的电流峰值。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交通灯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检测交通灯运行的电流峰值Imax;
(2)启动第一检测周期T1,检测瞬时电流I是否等于所述电流峰值Imax,并记录两个电流峰值Imax出现的时间间隔T,过滤出最大的时间间隔Tmax;
(3)再次检测所述瞬时电流I是否等于电流峰值Imax,且相邻的两个电流峰值Imax出现的时间间隔是否等于Tmax,若所述瞬时电流I等于电流峰值Imax且所述时间间隔等于Tmax,则进行步骤(4),反之重复步骤(3);
(4)启动第二检测周期T2,对所述瞬时电流I进行积分得到第一平均电流I1;
(5)再次启动第二检测周期T2,对所述瞬时电流I进行积分得到第二平均电流I2;
(6)判断所述第二平均电流I2是否等于所述第一平均电流I1,若I2不等于I1,则进行告警处理;若I2等于I1,则继续检测直到所述瞬时电流I是否等于电流峰值Imax、且相邻的两个电流峰值Imax出现的时间间隔等于Tmax,然后重复步骤(5)~(6)。
具体地,所述步骤(2)过滤出所述时间间隔Tmax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大榕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大榕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44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