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HINOC系统的探测帧加BCH纠错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14121.7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6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胡璐;刘铁;陈小元;焦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明波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hinoc 系统 探测 bch 纠错码 方法 | ||
1.一种对HINOC系统的探测帧加BCH纠错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系统发送端的加扰处理和符号映射处理之间插入BCH编码处理;在系统接收端的DQPSK解调处理和解扰处理之间插入BCH解码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帧探测帧的负载段数据分成两段进行BCH编码,形成两块BCH编码数据块;所述负载段数据为插有保护字段的信令数据;BCH编码数据块1由保护字段11、信令数据段11、保护字段12和信令数据段12构成;BCH编码数据块2由保护字段21、信令数据段21、保护字段22、信令数据段22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探测帧采用三种BCH编码模式进行处理:模式0不采用BCH编解码;模式1采用参数为(508,472)、纠错能力为4比特的BCH截短码进行编解码;模式2采用参数为(504,432)、纠错能力为8比特的BCH截短码进行编解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探测帧采用的三种BCH编码模式与现有HINOC技术对数据帧采用的三种BCH编码模式完全相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HINOC系统接收端采取如下三种方式之一获知或者检测发送端所采用的BCH编码模式:
方式一、接收端和发送端事先约定采用某种BCH编码模式;
方式二、接收端循环采用三种相应的BCH解码模式对接收信号进行解码,并进行后续的解扰、CRC校验处理,根据CRC校验结果确定正确的BCH编码模式;
方式三、通过相关方法检测发送端所采用的BCH编码模式,即将经过加扰处理后的保护字段序列与接收信号中保护字段部分进行相关运算,取能够得到最大相关峰值的编码模式为当前所用的正确的BCH编码模式。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BCH编码处理的输入数据进行如下方式的数据重组:
采用模式0时,数据不参与BCH编解码,不进行处理;
采用模式1时,采用参数为(508,472)的BCH截短码,输入数据的长度为472比特;对加扰处理输出的376比特数据补加96比特0,形成472比特的数据块作为该模式下BCH编码处理的输入数据;
采用模式2时,采用参数为(504,432)的BCH截短码,输入数据的长度为432比特;对加扰处理输出的340比特数据补加92比特0,形成432比特的数据块作为该模式下BCH编码处理的输入数据。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BCH编码处理的输出数据进行如下方式的数据重组:
采用模式0时,数据不参与BCH编码,不进行处理;
采用模式1时,采用参数为(508,472)的BCH截短码,编码输出的数据长度为508比特;去掉编码前补加的96比特0,截取412比特数据,并在412比特数据的后边添加上经过加扰处理之后的8比特保护字段,形成420比特的数据;再将两段420比特的数据组合成840比特的数据块,作为符号映射处理的输入数据;
采用模式2时,采用参数为(504,432)的BCH码,编码输出的数据长度为504比特;去掉编码前补加的92比特0,截取412比特数据,并在412比特数据的后边添加上经过加扰处理之后的8比特保护字段,形成420比特的数据;再将两段420比特的数据组合成840比特的数据块,作为符号映射处理的输入数据。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端,系统对DQPSK解调输出数据中对应保护字段部分以及输入重调制的数据中对应保护字段部分进行重新写入已知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明波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明波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41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移动设备网页窗体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