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层血管显示仪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4081.6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8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乔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宝胆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8/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层 血管 显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器械,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结合红外线热扫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功能的表层血管显示仪。
背景技术
医用红外线成像来源于军工技术,使用已有40多年的历史,随着医学、红外线成像、及孙继多媒体等多种技术的发展,红外线成像的温度分辨率已经达到0.05度,空间分辨能力已经达到1.5mrad,图像清晰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结果分析直观方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正在扩大。目前红外线成像诊断在以下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1,判断组织疼痛的部位、性质、疼痛;2,判断急、慢性炎症的部位、范围、程度;3,监测血管性病变的供血功能状态;4,肿瘤预警指示、全程监视及疗效评估。由此可见,红外线成像时对B超、CT、MR等其他形态学诊断方法的重要补充。
多普勒超声技术现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其原理是利用多普勒效应,即声源与被测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声频的改变,多普勒超声技术就是根据这种超声波频率的改变来观察和测定人体组织和脏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多普勒超声技术的优点有:1.能快速直观显示血流的二维平面分布状态;2.可显示血流的运行方向;3.有利于辨别动脉和静脉;4.有利于识别血管病变和非血管病变;5.有利于了解血流的性质;6.能方便了解血流的时相和速度;7.能可靠地发现分流和返流;8.能对血流束的起源,宽度,长度,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在医疗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插管输液输血的过程中,会由于病人的个体情况,比如肥胖病人血管深埋比较难以发现,休克状态的病人血流减少,血管收缩比较难以寻找血管,如果缺乏一种可靠快速准确的设备的帮助,就会耽搁抢救或者治疗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表层血管显示仪,其具有便携的特点,能在危急诊的情况下对病人进行快速的红外线热扫描,获得血管的静态和动态显示图像,或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获得血管的动态分析图,进而指导医生进行治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表层血管显示仪,包括红外线检测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处理模块,供电模块,储存模块,传输模块和显示模块。
进一步,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包括超声发射端和超声接收端,所述超声发射端发射的超声频率大于等于5MHz。
进一步,所述的红外线检测探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位于显示仪的背面。
进一步,所述供电模块为一次性电池或者可充电电池。
进一步,所述传输模块为可与计算机进行连接的接口装置,设于显示仪的下部。
进一步,所述显示模块为液晶显示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把红外线热扫描功能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功能进行微小化设计成手持式设备,具有便携、快速和准确地显示人体表层血管静态分布图和动态分析图的功能。将本发明对准人体需要观测的部位,可以进行红外线热扫描,获得被观测部位的血管静态图,或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获得血管的动态分析图,而且其能进行显示、拍照、拍摄、储存、网络共享、专家分析等功能操作,提供给临床医生和护士一种便携式的快速准确判定患者血管状况,并指导进行相应医疗操作的手持新设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正面外观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的背面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1b所述,本发明所述的表层血管显示仪,其为手持式,不设外接线,仪器正面设计有显示模块1-显示屏,控制按钮阵列2,仪器背面设计有红外线检测探头3,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4,供电模块5,供电模块5以一次性供电电池为例,其形式不限,传输模块6的接口组,接口可以是串口,并口,usb接口等各种形式。
图2是本发明的模块组成示意图,包括红外线检测探头3,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4,处理模块7,供电模块5,储存模块8,传输模块6和显示模块1。储存模块8指的是能将红外线热扫描图像,视频等信息作保存的介质,储存卡的容量大于等于1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宝胆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宝胆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40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