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动轴中间支承软垫橡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613509.5 申请日: 2010-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2134335A 公开(公告)日: 2011-07-27
发明(设计)人: 滕腾;周宇飞;朱熠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主分类号: C08L7/00 分类号: C08L7/00;C08L9/00;C08K13/02;C08K5/09;C08K3/22;C08K3/04;B29B7/28;F16F1/36
代理公司: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代理人: 王薇;魏征骥
地址: 130011 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传动轴 中间 支承 软垫 橡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橡胶材料,特别涉及橡胶材料应用于汽车底盘减振方面。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要求,减振橡胶件在汽车底盘上的应用随之越来越广泛,复杂的使用工况和不同的客户需求,对减振橡胶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既要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又要有高的可靠性。卡车在使用2万公里左右时,会出现传动轴中间支承软垫橡胶耐臭氧性差、出现龟裂老化现象;耐动态疲劳性差、橡胶出现发粘掉渣现象;压缩永久变形大、使软垫与环架分离的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软垫橡胶,以解决目前减振橡胶存在的耐臭氧性差、耐动态疲劳性差、压缩永久变形大、使软垫与环架分离的质量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是由下列质量份数比的原料制成的:

天然橡胶NR     76~84份;

顺丁橡胶BR     19~21份;

硬脂酸           1.4~1.6份;

氧化锌              4.8~ 5.2份;

防老剂        1.4~1.6份;

二次防老剂    1.4~1.6份;

分散剂             1.1~1.3份,

石蜡          2.8~3.2份;

炭黑卡博特N774              38~42份;

炭黑卡博特N550           9.5~10.5份;

硫化剂        1.1~1.3份;

促进剂     CZ  1.1~1.3份;

促进剂TT   0.19~ 0.21份。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

(1)混炼:

天然橡胶NR塑炼第一段完成后停放4h,第二段完成后不停放,辊距0.5~1mm割刀,最后辊距6~7mm;加入顺丁橡胶BR、加入炭黑卡博特N550,1~3份,进行补强,加入硬脂酸、氧化锌、防老剂、二次防老剂、石蜡、炭黑卡博特N774、其余的炭黑卡博特N550,吃净后加入分散剂、硫化剂、促进剂CZ 、促进剂TT,辊距逐渐加大1~5mm,辊距1mm薄通,充分混合,辊距6~10mm下片,标准环境下停放8h;

硫化:

硫化温度为160℃,时间为15分钟。

本发明优点是:加入莱茵蜡654提高物理防臭氧老化,加入顺丁橡胶BR来降低压缩永久变形,加入卡博特炭黑N774来增加耐磨和抗疲劳性能。本发明耐臭氧性等老化性好,50pphm/72小时耐臭氧试验无龟裂现象;动态疲劳试验100万次无损坏现象;压缩永久变形小于15%;装车使用8万公里状态良好。解决了传动轴中间支承软垫在使用过程中早期损坏现象,提高了传动轴的可靠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采用的原料如下:

天然橡胶NR:标胶1号,产地马来西亚,

顺丁橡胶BR:齐鲁石化,

硬脂酸:三压化工,

氧化锌     :大连化工,

防老剂: N-苯基-N'-基对苯二胺,拜耳公司4010NA,

二次防老剂:2-巯基苯并咪唑,拜耳公司     MB,

分散剂:莱茵公司L-24,

石蜡:     莱茵公司654,

炭黑:     日本卡博特N774,

炭黑:     日本卡博特N550,

硫化剂:  硫黄,拜耳公司,

促进剂CZ:拜耳公司CZ,

促进剂TT:拜耳公司TT。

实施例1

天然橡胶NR     76kg;

顺丁橡胶BR     19 kg;

硬脂酸           1.4kg;

氧化锌              4.8kg;

防老剂     N-苯基-N'-基对苯二胺,对空气、热和屈挠老化都有防护作用, 1.4kg;

二次防老剂     2-巯基苯并咪唑,二次防老化,与4010NA并用效果更好, 1.4kg;

分散剂        1.1kg;

石蜡    2.8kg;

炭黑卡博特N774        38kg;

炭黑卡博特N550     9.5kg;

硫化剂     硫黄  1.1kg;

促进剂CZ    1.1kg;

促进剂TT    0.19 kg;

制备方法如下:

(1)混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35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