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移动终端之间内容共享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3133.8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1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田瑞雄;李立;林咏华;王青;赵邑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17/3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付建军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移动 终端 之间 内容 共享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特别涉及在移动终端之间内容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全球移动互联网已进入爆炸性增长阶段,截至目前为止,中国移动的手机用户数已经突破5亿个。然而传统电信运营商却面临着尴尬:一方面是3G无线数据业务猛增,一方面却是带宽瓶颈逐渐浮现。用户对移动数据内容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数据内容服务包括数字多媒体内容服务、网站的内容服务,为了努力满足用户对移动数据内容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大部分运营商的网络和频段都在满负荷运行。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小区内的移动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请求获取内容服务的示意图,移动用户要获取数据内容服务,需要通过空中接口(Air Interface)与基站进行通信,“空中接口”表示基站和移动电话之间的无线传输规范。它定义每个无线信道的使用频率和带宽,以及采用的编码方法。基站接收到移动终端的请求,通过有线网络从IP核心网中的网络服务器和内容服务器获得移动用户请求访问的内容,并通过空中接口发送给移动终端。
随着移动用户数目的不断增加,空中接口的无线频谱资源越来越有限,导致移动用户获得的数据内容服务质量下降,用户体验变差。
因此,如何在现有频谱资源的情况下,充分提高频谱利用率来应对频谱资源危机,并增强移动用户的体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移动终端内容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实现移动终端内容共享的方法,包括步骤:接收请求移动终端发送的访问内容的索引;在共享内容索引表中查找所述访问内容的索引;如果查找到所述访问内容的索引,则将具有所述访问内容的索引的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请求移动终端,以使所述请求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信从具有所述访问内容的索引的移动终端获得请求访问的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实现移动终端内容共享的方法,包括步骤:拦截用户通过应用程序传送的访问内容请求;根据拦截到的访问内容请求生成访问内容的索引;在本地的内容索引表中查找所述访问内容的索引;如果没有查找到所述访问内容的索引,则将所述访问内容的索引发送至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实现移动终端内容共享的装置,包括:索引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请求访问内容的移动终端发送的访问内容的索引;索引查找模块,被配置为在共享内容索引表中查找所述访问内容的索引;标识信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查找到所述访问内容的索引则将具有所述访问内容的索引的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请求移动终端,以使所述请求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信从具有所述访问内容的索引的移动终端获得请求的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实现移动终端内容共享的装置,包括:内容请求拦截模块,被配置为拦截用户通过应用程序传送的访问内容请求;索引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拦截到的访问内容请求生成访问内容的索引;索引查找模块,被配置为在本地的内容索引表中查找所述访问内容的索引;索引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没有查找到所述访问内容的索引则将所述访问内容的索引发送给基站。
利用基站的协调能力,协同移动终端之间通过个人局域网进行数据内容的传输和分发,从而节省了空中接口的频谱资源,并使移动用户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参考下列详细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将会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本身、优选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小区内的移动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请求获取内容服务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在移动终端中引入的内容共享装置200;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在基站侧引入的实现移动终端内容共享的装置300;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基站侧实现移动终端内容共享的方法;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移动终端侧实现移动终端内容共享的方法;以及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移动终端内容共享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之间实现内容共享的方法和系统,将会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未经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31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