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药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612629.3 申请日: 2010-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2048939A 公开(公告)日: 2011-05-11
发明(设计)人: 袁岳鹏 申请(专利权)人: 袁岳鹏
主分类号: A61K36/8962 分类号: A61K36/8962;A61P9/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45000 甘肃***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心动 药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药物。

背景技术

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dia),疾病代码:ICD:I49.8,疾病分类:心血管内科,属于循环系统的疾病。

心外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绝大多数伴有迷走神经亢进现象,是神经性的,心率不甚稳定。当自主神经张力改变时,如深呼吸、运动、注射阿托品等后常有心率的变化,P-R间期可略有延长。此外,可见于心肌受损,如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肌硬化等。也可能为一过性的窦房结炎症、缺血及中毒性损害所致。

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系由于窦房结起搏细胞4相上升速度减慢、最大舒张期电位负值增大阈电位水平上移等,使窦房结自律性强度降低所致。

积极防治原发病及时消除原发病因和诱因是预防该病发生的关键。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如心室率<40次/min,且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出现心、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时,要及时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止心脑综合征和猝死的发生。慎用减慢心率和心脏传导的药物,对该类药物的应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避免过量和误用,对病窦和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要禁用洋地黄制剂、β受体阻滞药及明显减慢心率的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注意生活和情志的调理,应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窦性心动过缓属于中医的“惊悸”、“怔忡”的范围,《素问·痹论》、《灵柩·经脉根结篇》均有“脉缓”、“过快”、“不齐”等记载。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正式以“惊悸”为名,并有“动即为惊,弱则为悸”的记载。近几年来,从相关文献看,有关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疗效研究,已有许多文献给予了报道,我们选择了四篇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文献1名称:麻黄细辛附子汤和佛手散加味治疗窦性心动过缓58例,著者:袁岳鹏;唐歌;宏亚丽,出处: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2.03.15,19(1),31-32;文献2名称:抗心律失常中药制剂研究概况,著者:宫曙光;周全,出处:中成药,1995.017(008),39-40;文献3名称:窦缓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32例疗效观察,著者:杨猛,出处:湖南中医杂志,2002,18(2):12-13;文献4名称:化瘀通阳法治疗窦性心动过缓32例,著者:历有卫,出处:河北中医,2000.02.28,22(2):115;根据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文献,不难看出治疗这一类的疾病,治疗主要以活血化瘀、温经通阳为法,根据临床病症不同,研制了多种组方,在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文献1报道的麻黄细辛附子汤和佛手散加味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基本方为:灸麻黄、细辛、熟附子、当归、川芎、薤白、瓜蒌、佛手,我们称之为“缓脉康汤剂”,治疗结果:痊愈21例(36.2%),有效29例(50%),无效8例(13.8%);文献3报道的窦缓汤组方为:麻黄、熟附子、细辛、黄芪、党参、当归、桂枝、丁香、薤白头、瓜蒌、川芎、吴茱萸、生地、白芍、鸡血藤;文献4报道的化瘀通阳法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其基本方为:丹参、当归、川芎、制附子、红花、桂枝、薤白、灸麻黄、细辛、灸甘草;这些文献综述了抗心律失常中药制剂,分析归纳出许多中药制剂,内容详见相关文献。这些报道或治以阳虚,或治以血瘀,或治以气虚,或治以邪盛,但都短效尚可,远期效果不够理想。

专利文献中,经检索发现有一发明:痹气丸胶囊,专利申请号:200710199295.x,文摘内容:本发明属于一种医药配制品,特别是一种可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痹气丸胶囊,其是由瓜蒌、半夏、薤白、景天三七等份制成。经本发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3例、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21例、急性心律失常如房颤、多源多型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等合计36例,合计100例,显效88例,总有效率88%。

窦性心动过缓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窦房结功能低下或障碍而产生的一组以心跳缓慢(指低于60次/分)、头晕、心悸、气短、动则出汗、甚则晕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在药物治疗上没有更多更好的方法,一是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等改善急性心动过缓的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治愈,停药后复发率高,并且副作用大;二是安装人工起搏器,但是由于其费用高昂,使用年限短,目前尚不能成为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三是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的方法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根据实际效果来看,短效尚可,远期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岳鹏,未经袁岳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26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