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分离培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612624.0 | 申请日: | 201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韩坤;唐玉国;位兵;刘涛;钱俊;尹焕才;田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分离 培养 装置 | ||
1.一种微生物分离培养装置,包括由透明耐高温材料制作的上盖(1)和用于放置培养基的下盖(2),所述上盖(1)和下盖(2)叠合后构成本培养装置的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上开设有用于直接在培养基上进行加样的加样模块(101),所述培养容器内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在培养基上进行划痕以获得单菌落的接种划痕模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模块(101)为开设在所述上盖(1)上的至少一个的加样槽或至少一个的加样孔,或者是任意个数的加样槽与加样孔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生物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和下盖(2)成圆盘形,构成一圆柱体的培养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划痕模块(3)的顶端固定在所述上盖(1)的内盖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旋转驱动杆(102),所述下盖(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驱动杆定向座(201),所述上盖(1)和下盖(2)叠合时,所述旋转驱动杆(102)和驱动杆定向座(201)正好安装配合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划痕模块(3)的侧面固定在所述旋转驱动杆(102)的一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生物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和下盖(2)成长方形盖体,构成一长方体的培养容器,所述上盖(1)还开设有导向槽(103),所述下盖(2)的容器内设置有移动轨道(202),所述接种划痕模块(3)的顶端设置有驱动杆(301),侧边上设置有导向块(302),所述导向块(302)架设在所述移动轨道(202)上,所述驱动杆(301)设置在所述导向槽(10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轨道(202)包括依次连接的平滑段(2021)、上升坡道段(2022)和定位段(20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生物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段(2023)成凹陷结构或凸起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生物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划痕模块(3)与所述下盖(2)内的培养基的接触面(303)为一整体结构或相互隔开成排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26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