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筒纸柔性印刷机辅机无轴跟踪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11425.8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6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朱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3/004 | 分类号: | B41F13/004;B41F3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郑明辉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筒纸 柔性 印刷机 辅机无轴 跟踪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筒纸柔性印刷机辅机无轴跟踪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卷筒纸柔性印刷机包括主机单元和辅机单元,辅机单元一般包括印刷机组、丝网机组、上光UV机组等,这些机组与主机联接通常采用有轴联接,该有轴联接既要考虑原主机的驱动电机功率匹配,还要考虑主机走纸滚筒和配套辅机走纸滚筒表面线速度的一致,即齿轮比的匹配联轴。这样造成整个印刷机系统机械结构庞大和复杂,安装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卷筒纸印刷机辅机无轴跟踪驱动方法,该方法能实现有轴主机和配套无轴辅机的同步跟踪驱动,省去大量的机械零部件及无需和主机进行机械轴的联接,提高了机器配套机组单元的机械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卷筒纸柔性印刷机辅机无轴跟踪驱动方法,测量编码器安装在主机旋转部位,测量编码器输出接辅机伺服控制器,辅机伺服控制器输出控制辅机伺服电机,辅机伺服电机输出控制辅机驱动轴旋转,在辅机伺服电机上还装有辅机伺服电机编码器,辅机伺服电机编码器输出接辅机伺服控制器;
所述辅机无轴跟踪驱动方法是通过辅机伺服控制器输出对辅机伺服电机驱动控制来实现,其工作模式是相位同步模式;
在相位同步模式下,辅机伺服控制器控制辅机伺服电机进行无轴跟踪驱动,安装在主机上的测量编码器被定义为虚拟的一根主轴,配套辅机机组的辅机伺服电机为从轴,辅机伺服控制器对来自测量编码器的实时数据和来自辅机伺服反馈编码器的实时数据进行运算,运算后输出控制辅机伺服电机运行,使主机滚筒表面和配套辅机机组滚筒表面的线速度达到一致。
所述辅机伺服控制器对来自测量编码器的实时数据和来自辅机伺服反馈编码器的实时数据进行运算,运算后输出控制辅机伺服电机运行,使主机印刷版辊和配套辅机机组印刷版辊的动态偏移,即对印刷版辊的相位角度进行动态调整。
所述测量编码器每转1圈360度后即被刷新1次。
所述辅机伺服控制器输出还有一种工作模式,即为速度同步模式,在速度同步模式下,辅机伺服控制器控制辅机伺服电机进行配套辅机机组单独运行,即作为单机使用,进行点动、慢车、运转、停车的操作,所述的操作由现有技术的PLC控制器提供。
本发明通过采用测量编码器安装在主机旋转的任意位置,作为一根虚拟的主机主轴,配套辅机机组的辅机伺服电机为从轴,辅机伺服控制器对来自测量编码器的实时数据和来自辅机伺服反馈编码器的实时数据进行运算,运算后输出控制辅机伺服电机运行,从而实现有轴主机和配套无轴辅机的同步跟踪驱动,能省去大量的机械零部件及无需和主机进行机械轴的联接,提高了机器配套机组单元的机械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卷筒纸柔性印刷机辅机无轴跟踪驱动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卷筒纸柔性印刷机辅机无轴跟踪驱动方法流程框图。
图中:1主机驱动轴,2测量编码器,3辅机伺服控制器,31伺服动力部分,伺服控制部分,4辅机伺服电机,5辅机伺服电机编码器,6程序插口,7伺服串口信号控制线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卷筒纸柔性印刷机辅机无轴跟踪驱动方法,是在下述装置的基础上实施的,参见图1,测量编码器2安装在主机旋转部位,测量主机驱动轴1的旋转,测量编码器2输出接辅机伺服控制器3;辅机伺服控制器3由伺服动力部分31和伺服控制部分32组成,伺服动力部分31由外部接入380V三相交流电源和24V直流电源,以及外接辅机伺服电机4,伺服控制部分32有程序插口6和信号传递的伺服串口信号控制线接口7,以及与测量编码器2输出线和辅机伺服电机编码器5输出线连接,伺服串口信号控制线接口7与PLC接口相连接进行信息互通;辅机伺服控制器3输出控制辅机伺服电机4,辅机伺服电机4输出控制辅机驱动轴旋转,在辅机伺服电机4上还装有辅机伺服电机编码器5,以检测辅机伺服电机4信号进行反馈,辅机伺服电机编码器5输出接辅机伺服控制器3。
所述辅机无轴跟踪驱动方法是通过辅机伺服控制器输出对辅机伺服电机驱动控制来实现,其工作模式是相位同步模式;参见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14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