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光谱数据的物体识别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611248.3 | 申请日: | 201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6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沈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1S7/4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易钊 |
| 地址: | 51806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谱 数据 物体 识别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多光谱数据的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获取待识别物体的多光谱数据;
S2.生成多个三维Gabor小波;
S3.将所述多光谱数据和所述多个三维Gabor小波进行卷积操作,以得到多个Gabor响应;
S4.基于所述多个Gabor响应生成多个识别Gabor特征;
S5.基于所述多个识别Gabor特征识别所述待识别物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光谱数据的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
S41.基于设定参数从所述多个Gabor响应获取多个待选Gabor特征;
S42.使用训练数据从所述多个待选Gabor特征中选择识别准确率最高的待选Gabor特征加入到已选Gabor特征中;
S43.从剩余的所述多个待选Gabor特征中选择与所述已选Gabor特征融合后获得最大准确率增量的待选Gabor特征;
S44.判断所述最大准确率增量是否大于设定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45,否则执行步骤S46;
S45.将选择的所述待选Gabor特征加入到已选Gabor特征中,并返回到步骤S43;
S46.将获得的已选Gabor特征作为所述多个识别Gabor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光谱数据的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参数包括幅值、相位和/或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光谱数据的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使用前向搜索或者后向搜索从所述多个Gabor响应生成所述多个识别Gabor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多光谱数据的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识别Gabor特征包括所述待识别物体在X-Y平面、光谱Z轴、以及X、Y、Z空间中特定频率和方向的信号变化特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光谱数据的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三维Gabor小波的生成函数为:
生成的所述三维
Gabor小波为其中fmax=0.5,I=J=K=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多光谱数据的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将所述多光谱数据和所述多个三维Gabor小波进行卷积操作由下列公式实现:
其中为所述三维Gabor小波,V(x,y,b)为所述多光谱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多光谱数据的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基于所述多个Gabor响应生成多个识别Gabor特征包括:
S4a、使用下列公式对所述多个Gabor响应取幅值:
mi,j,k(x,y,b)=|gi,j,k(x,y,b)|
S4b.假设所述多光谱数据V(x,y,b)为B个频谱光扫描获得,将所有B波段的响应连接生成所述多个识别Gabor特征:
其中B为正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光谱数据的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进一步包括通过欧几里德距离计算待识别物体与最相似物体的相似程度,从而待识别物体识别为最相似的物体。
10.一种基于多光谱数据的物体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识别物体的多光谱数据;
Gabor小波模块,用于生成多个三维Gabor小波;
卷积模块,用于将所述多光谱数据和所述多个三维Gabor小波进行卷积操作,以得到多个Gabor响应;
特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个Gabor响应生成多个识别Gabor特征,
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个识别Gabor特征识别所述待识别物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12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纸复膜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卫生香体专用烫金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