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鱼病的中草药鱼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610938.7 申请日: 2010-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2552429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张为民;张新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楚天绿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708 分类号: A61K36/708;A61P31/00
代理公司: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代理人: 雷速
地址: 430071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中草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鱼病的药物,具体是一种防治鱼病的中草药鱼药。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池塘养殖的鱼种中,主要有草鱼、鲤鱼、青鱼、鲢鱼、鳙鱼几大种类。一般发病率较高的常见鱼病有出血病、肠炎、白皮、赤皮、烂鳃等。随着养鱼事业的发展,国内有关中药鱼药的研制和使用已经很普遍,已有一些这方面的文献报道。

2006年3月14日农业部发布了第726号公告,在其《水产用兽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受理目录》中规定了104种兽药可以用于水产养殖。其中包括用于水产的虎黄溶液。虎黄溶液是一种纯中药鱼药,主要成份为虎杖、贯众、黄苓、青黛,具有无耐药性,无有害残留,无毒副作用,既有营养又有防治鱼病的效果。

中国专利公开号1086716《防治鱼病的鱼药及其生产方法》披露,其特征是利用中草药和西药混合制成,中草药采用辣蓼、地锦、桑叶、乌柏、大黄、大蒜混合物和西药采用病毒灵、痢特灵混合物,由于其利用中药和西药混合制成,西药成本高,而且还有一定副作用,残留的化学药物破坏了水体中微生态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鱼病的中草药鱼药,属纯中药配方,避免了西药的使用,有效降低成本,而且取材容易,加工方便,无毒副作用。

一种防治鱼病的中草药鱼药,其中各组分按照重量份配比为:中药原料100-120、米糠20-25、红糖0.4-0.6、酵素菌0.02-0.03、无菌水25-30,所述中药原料包括构树果、苦楝枝叶、辣蓼、大黄和金银花,所述中药原料的各组分按照重量份配比为构树果20-25、苦楝枝叶35-40、辣蓼20-25、大黄7-8、金银花7-8。

本发明鱼药与现有鱼药相比,属纯中药配方,具有取材容易,加工方便,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对池塘养殖鱼群常见鱼病如出血病、肠炎、白皮、烂鳃等的治疗具有疗程短,疗效快,治愈率高,重复性好的显著特点;同时这些中草药不含毒性,没有毒副作用产生,不破坏水体中微生态平衡;使用本发明中草药制剂后能减少甚至杜绝化学药物的残留与危害,促进水产健康养殖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丰富健康无害的水产品,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1、称取构树果24千克、苦楝枝叶38千克、辣蓼23千克、大黄7千克、金银花8千克,混合均匀后粉碎,制成中药原料待用;

2、在上述中药原料中加入米糠20千克、红糖0.5千克、酵素菌0.02千克、无菌水25千克,混合均匀,堆高1米,当温度达到60度时翻堆。

实施例2:

1、称取构树果20千克、苦楝枝叶40千克、辣蓼25千克、大黄8千克、金银花7千克,混合均匀后粉碎,制成中药原料待用;

2、在上述中药原料中加入米糠22千克、红糖0.6千克、酵素菌0.03千克、无菌水30千克,混合均匀,堆高1米,当温度达到60度时翻堆。

酵素菌是好气性微生物群体,具有很强的发酵力。在发酵的过程中,多种有益菌迅速增殖,产生大量有益代谢物质,分泌出多种活性分解酶,这些酶具有很强的催化分解能力,可以对中药原料中各组分例如纤维素、蛋白、脂肪等有效成分进行分解,红糖为酵素菌反应时提供能源。

无菌水可用蒸馏水于高压灭菌锅中120℃左右灭菌20~30min来制备。

使用方法如下:

预防鱼病每亩每米深水体使用本发明鱼药50克,治疗鱼病每亩每米深水体使用本发明鱼药80克,用水适量浸泡一小时,全池泼洒,主要防治水产品出血病、肠炎、白皮、烂鳃等。

本发明鱼药对鱼病中的出血病、肠炎、白皮、烂鳃有特殊疗效,临床攻毒治疗试验治愈率达到80%,小面积布点试验证明治愈率达85%以上,有效率95%以上。经渔业生产者使用,当鱼病高发时,病鱼出现死鱼时,投入本鱼药一次即可开始控制病情,2-3天可停止出现死鱼现象,鱼病得到控制和治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楚天绿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楚天绿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09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