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叶石楠多株编织栽培育成成片景观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609891.2 | 申请日: | 201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4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田祖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祖金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12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叶 石楠 编织 栽培 育成 成片 景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木栽培技术,特别是一种红叶石楠多株编织栽培育成成片景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红叶石楠栽培育成成片景观的方法,均是按景观设计的成片形状,采用苗高30--50厘米的单株扦插苗均匀分布栽培的方法,经数月成活育成所要求的成片景观。由于30--50厘米的单株红叶石楠扦插苗绝大多数是少有分支的主杆杆径仅只数毫米的独株苗,在栽培育成成片景观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栽培中恶劣因素的影响而难以顺利完好地育成所要求的景观。如恶劣气候遭至的受狂风吹倒折断、受暴雨冲刷而露根、受烈日暴晒而枯萎;栽培用土中的局部碱性地块;浇水管护的疏漏等都会造成断株或死株,必然影响到成片景观育成的质量要求。对成片景观中的断株或死株的补栽,不但费工费时,而且在栽培密度较高的大片景观的中间区域补栽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由此可见,研究设计一种增强栽成景观植株的抗逆能力,无需对成片景观中的断株或死株补栽的红叶石楠多株编织栽培育成成片景观的方法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研究设计一种增强栽成景观的植株抗逆能力,无需对成片景观中的断株或死株补栽的红叶石楠多株编织栽培育成成片景观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叶石楠多株编织栽培育成成片景观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设计要求的景观区内,对栽培用土去杂、施肥、细整、耙平备用;
2、将苗高30--50厘米的单株扦插苗,按至少2棵植株编织成一束种苗备用;
3、在栽培用土耙平备用的成片景观区内,依照常规要求将编织备用成束的种苗挖穴培土栽植;
4、按照常规要求浇水等管理养护30--50天后育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成片景观区。
所述的步骤2中的至少2棵植株编织成一束的方法之一是选取主杆杆径相比较为粗壮的3株红叶石楠扦插苗相互交织成辫子状,在主杆上部用稻草捆扎以防松散。
所述的步骤2中的至少2棵植株编织成一束的方法之二是选取主杆杆径相比较为细长的4株红叶石楠扦插苗相互交织成辫子状,在主杆上部用稻草捆扎以防松散。
所述的步骤2中的至少2棵植株编织成一束的方法之三是选取主杆杆径粗壮的2株红叶石楠扦插苗相互交织成绳子状,在主杆上部用稻草捆扎以防松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经具体实施,与现有技术相比显示出如下有益效果:
1、增强了栽成成片景观的红叶石楠植株的抗逆能力。由于编织成束栽培,团结就是力量,必然增加了抗恶劣气候的受狂风吹倒折断、受暴雨冲刷露根的能力。与现有技术的单株独苗栽培相比,吹倒折断、冲刷露根的现象大幅度减少。
2、无需对成片景观中的断株或死株补栽,因而降低了育成景观的生产管理成本。由于编织成束栽培,即使一束2--4株红叶石楠植株中出现1--3株断株或死株,成活的3--1株红叶石楠植株仍然继续生长起着育成成片景观的作用,对整片景观的育成无伤大雅。从而一方面保证了成片景观的育成质量,另一方面减少了补栽的用工用时,生产管理成本得到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在2010年5月--6月的成片的图案造型景观育成中,最宽阔处达8米以上,依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苗高30--50厘米的扦插苗3株或4株编织成束后栽培,间距为40×40厘米,虽然历经台风过境的狂风、40分钟雨量达102毫米的暴雨,经过55天的常规管护,育成达到设计要求的成片造型景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祖金,未经田祖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98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