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外线臭氧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9724.8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1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真;梁越;叶雅琼;胡利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13/10 | 分类号: | C01B13/10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线 臭氧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尤其涉及一种紫外线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臭氧(化学分子式为O3)又名活氧、三子氧、超氧、富氧。科学研究发现,臭氧分子极不稳定,能分解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单原子氧(O)和羟基(OH),迅速破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内部结构,对各种致病微生物有极强的杀灭作用。臭氧杀菌效果比氯好得多,杀菌速度比氯快200~3000倍以上,能自分解成氧气,不会残留有害物而造成二次污染。
医疗部门也开始将臭氧引用到人体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国际上在医疗方面已有多种用途:如病房、手术室的空气消毒,利用臭氧水进行医用器械消毒,采用臭氧进行牙科疾病治疗(口腔手术及保持口腔无菌),采用臭氧与放射理疗结合治疗癌症,喝臭氧水治疗妇科病,注射臭氧气体治疗瘘痔、静脉曲张等。在保健方面,日本、台湾流行吸强气(含低浓度臭氧的空气)以强身,用臭氧水淋浴身体杀体菌和美容。而重大国际比赛游泳池、跳水池也都采用臭氧杀菌消毒以保障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臭氧在水中杀菌迅速较氯快。臭氧的产生可采用电晕放电法、电介法与紫外线法。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电晕放电法和电介法,紫外线法应用较少。波长短于200nm的紫外线能使空气中的氧分子电离产生臭氧,本实验中组装的紫外线臭氧发生器即是利用紫外灯中紫外线产生臭氧,并用碱性碘化钾比色法测定不同条件下产生臭氧的浓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紫外线臭氧发生器,该臭氧发生器能够持续产生臭氧,同时增加了供氧泵加速玻璃套管内空气流动,既保证了玻璃套管内产生的臭氧不致于因紫外灯运转时间长发热而降解,又可以通过流量计的调节来控制臭氧浓度的变化。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供氧泵、流量计、玻璃套管、出气口、紫外线灯管,其特征是供氧泵通过导管连接流量计,流量计通过导管密封连接玻璃套管的下端,玻璃套管的上端开有出气口,玻璃套管内连有紫外线灯管。
玻璃套管内空气流量越大(流量计流量范围0.1~1L/min),产生的臭氧浓度越高;主要原因是臭氧很不稳定,在常温下即可分解为氧气,而灯管工作时会发热,产生的部分臭氧更易分解,流量大时,产生的臭氧气流就大,分解的就少,流出的臭氧浓度就大。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产生臭氧浓度高(65~80mg/m3),运用领域广,环保节能,不产生废气废渣,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供氧泵 2、流量计 3、玻璃套管 4、出气口5 、紫外线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供氧泵1通过导管连接流量计2,流量计2通过导管密封连接玻璃套管3的下端,玻璃套管3的上端开有出气口4,玻璃套管3内连有紫外线灯管5,使用时,选用波长短于200mm的紫外线灯管,因为波长短于200mm的紫外线灯管能使空气中的氧分子电离产生臭氧,同时供氧泵加快玻璃套管内的空气流量,有利于玻璃套管内产生的臭氧及时导出,调节流量计来控制臭氧浓度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97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纳米材料合成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移动式起重机及其平衡重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