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多种媒体格式流输出的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9186.2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5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强;李茗;祝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马耀扬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多种 媒体格式 输出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频通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能实现多种媒体格式流输出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多媒体技术就是能对多重载体(媒介)上的信息和多重存储体(媒介)上的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它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重信息简历逻辑连接,即成为一个系统的一种技术并具有交互性。
本发明主要涉及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通信领域的应用。多媒体是计算机和视频技术的结合,它能展示信息、交流思想和抒发情感,让你看到、听到和理解其他人的思想。换句话说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通讯方式,并且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图文信息的技术。
多媒体系统需要将不同的媒体数据表示成统一的结构码流,然后对其进行变换、重组和分析处理,以进行进一步的存储、传送、输出和交互控制。一般来讲,运营商会采取冗余存储的方式在web服务器上提供多媒体服务器。比如同一种编码格式的文件保存为多个文件类型。例如1.avi在服务器上可能还保存有1.flv,1.wmv,1.m3u8,1.rmvb等等。这样的存储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服务器磁盘空间,造成数据大量冗余(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会为每个文件冗余存储若干份),而且会给维护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种媒体格式流输出的装置和方法来解决此问题。该装置和方法采用分布式缓存系统来缓存转码后的文件(下文简称缓存系统),这样下次若有相同的文件需要转码时,就可以直接从缓存系统取数据,这里的转码是文件格式转码,所以可以在实现实时转码的同时及时回应请求客户端。
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实现多种媒体格式流输出的装置,该装置至少包括:
一种实现多种媒体格式流输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至少包括:
服务器,用来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并根据请求的内容从缓存系统读取媒体文件或者向转码服务器集群发送转码请求;
缓存系统,用来向服务器提供媒体文件或接收转码服务器集群发送的实时数据流;
转码服务器集群,用来把转码后的数据发送给缓存系统并通知服务器提取数据。
本发明同时也提出一种实现多种媒体格式流输出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一种实现多种媒体格式流输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一个请求,获取所需要的多媒体文件;
b、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判断本地是否有客户端所需要的文件;
c、当存在所需文件时,服务器到缓存系统查找所需媒体格式的该文件是否被缓存,如果是直接从缓存取出数据返回给客户端;
d、如果缓存系统中没有缓存所需媒体格式的该文件, web服务器向转码服务器发送转码请求;
e、转码服务器实时的把转码后的数据发送到缓存系统,并同时通知web服务器取数据;
f、web服务器接到通知后从缓存系统读取实时数据流,并返回给客户端。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本发明采取服务器实时转码并缓存的方式给客户端提供多种媒体格式文件,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备份、重复存储,避免了多媒体数据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精简系统处理流程,减少了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复杂度,同时提升了系统的效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多种媒体格式流输出整体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多种媒体格式流输整体架构图
图3是本发明多种媒体格式流输出示意图a
图4是本发明多种媒体格式流输出示意图b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上述特征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示意图所示,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9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