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重可信评估的传输自适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7266.4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2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龙;吴启晖;李柏文;崔丽;徐以涛;高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H04L25/02;H04L25/03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10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二重 可信 评估 传输 自适应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二重可信评估的传输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环境分析与范化,提取时域和频域上的信号功率一阶与二阶统计特性参数,获得环境范化表示 ,其中,;
步骤二:基于BPNN的环境分类,首先通过已有案例对网络参数进行训练,获得成熟的神经网络分类器;在此基础上,将范化的环境特征输入BPNN,获得具有可信因子的分类输出;
步骤三:联合业务与环境的通信体制适配,通过历史数据和理论模型,统计获得针对业务类型,给定环境下,通信体制所能提供的期望服务质量,据此选择最佳通信体制:
步骤四:联合业务需求与链路质量的动态参数调整,在已定的通信体制下,根据链路质量和业务需求,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动态调整发射功率,调制效率,编码速率发送参数:针对与时延敏感业务,首选功率调整,次选速率调整;针对丢包敏感业务,联合功率速率调整,快降慢升;针对速率敏感业务,联合功率速率调整,快升慢降;
步骤五:基于强化学习的二重可信评估,初始环境可信度为,根据通信分组传输结果对可信度进行实时二次评估,其更新方式如下:
其中,,为强化因子,为连续传输失败的次数,当成功传输一次时,清零;
步骤六:基于门限的环境重分析与通信体制重配置策略,根据环境可信度,采用门限的策略判断当前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当环境可信度大于门限,认为当前环境判断仍然准确,继续进行链路自适应;否则,认为当前干扰环境发生变化,重新进行环境观察分析与通信体制选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重可信评估的传输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获得环境范化的步骤为:
(1)接收时域信号进行希尔伯特变换,获得复信号,取模值,获得信号时域包络(假设M点样值);对时域信号进行FFT变换获得频域信号,再取模值,获得N点频域包络;
(2)时频频包络均值为:;;
(3)时频域包络方差为:;;
(4)时频域信号包络的去零点最大最小相关差值为:
其中,由循环卷积得到:;
同理,由循环卷积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重可信评估的传输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基于BPNN的环境分类的步骤为:
(1)分类BPNN构建
神经网络输入单元个数为环境特征的特征值个数K,输出单元数为环境类别数目L;根据后向传播算法,根据现有典型环境下的环境特征向量集合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集合中每一个案例包含,训练过程如下:
a.初始化所有权重和偏倚;
b.前向传播输入:
ⅰ.每个输入层单元:;
ⅱ.每个隐藏层单元:,;
c.根据,反向传播误差:
ⅰ.每个输出层单元:;
ⅱ.每个隐藏层单元:;
对于每个权值:;
对于每个偏倚:;
(2)带有可信度的环境分类获取
对于每一个待分类环境样本,输入神经网络,获得输出向量,则当前环境的类别归属:;其可信度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72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