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法炼锌系统中贫镉液的除钴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7167.6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1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兵;刘西峰;曹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6 | 分类号: | C22B3/46;C22B1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樊羿 |
地址: | 4546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 系统 中贫镉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法炼锌系统中贫镉液的除钴方法。
背景技术
钴在湿法炼锌过程中是一种有害的金属元素。湿法炼锌过程中,逆向锑盐净化法因其净化环境好、除杂彻底、镉钴可分别回收等优点,而被多数厂家采用。不足之处在于,钴离子的闭路循环为湿法炼锌厂的一大难题。
在回收一段净化铜镉渣中有价金属铜、镉后,得到的贫镉液含钴80~200mg/l,为防止其全部返回系统,必须将贫镉液进行钴开路处理。传统贫镉液除钴采用锑盐净化法,但除钴后液仍含有10~20mg/l,且锌粉消耗大。
因此,迫切需要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对贫镉液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低耗的湿法炼锌系统中贫镉液的除钴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利用氧化剂将溶液中的Co2+氧化成Co3+,并释放氢离子,反应过程中加入中和沉淀剂,保持一定的pH值,使Co3+在溶液中不稳定而生成CoOOH沉淀,达到与锌分离的目的。
主要反应方程式为:
氧化反应
3Co2++MnO4-+4H2O→3CoOOH+MnO2+5H+
或
2Co2++S2O8-2+2H2O→2CoOOH+2SO4-+2H+
中和反应
ZnO+2H+=Zn2++H2O
一种湿法炼锌系统中贫镉液的除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贫镉液升温至68~75℃;
(2)按高锰酸钾:溶液中钴=1~2:1的质量比向贫镉液中加入高锰酸钾,搅拌反应;
(3)将中和沉淀剂加入贫镉液中进行中和沉淀,使溶液pH值≥5.0;
(4)反应0.5~1.5h,液固分离,得到含钴小于1mg/l的贫隔钴液,钴沉淀进入渣中。
可以用下述步骤替代上述步骤(2):
按过硫酸铵:溶液中钴=1.5~3:1的质量比向贫镉液中加入高锰酸钾,搅拌反应。
所述中和沉淀剂为纳米氧化锌、锌挥发烟尘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步骤(3)中,沉淀中和后使溶液pH值≥5.5。
所述贫镉液在处理之前含Co 80~200mg/l、Zn100~160g/l、Cd0.001~0.05g/l。
本发明具有积极有益的效果:
1.本发明突出的优点是设备要求简单,工艺流程短,与主流程结合紧密,无废气排出,所得的钴渣可作为提取钴的原料,而且与现有工艺结合容易,可操作性强。
2.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贫镉钴液含钴小于0.001g/l。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湿法炼锌系统中贫镉液的除钴方法,参见图1,包括以下步骤:
(1)将贫镉液升温至70℃;
(2)按向贫镉液中加入高锰酸钾,搅拌反应;
(3)将中和沉淀剂加入贫镉液中进行中和沉淀,使溶液pH值≥5.5;
(4)反应0.5h,液固分离,得到含钴小于1mg/l的贫隔钴液,钴沉淀进入渣中。
其中,贫镉液的化学成分:Co 160mg/l、Zn 120g/l、Cd 0.4g/l,具体生产工艺条件见表1。
经上述方法步骤处理后得到的贫镉钴液化学成分:Co 0.8mg/l、Zn118g/l、Cd 0.018g/l,除钴渣化学成分:Co 0.24%。
表1 实施例1除贫镉液中钴的工艺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7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钢带缠绕管模具
- 下一篇:快速冲裁拉伸双模液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