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高效厌氧-耗氧组合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7039.1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1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大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12143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有机 废水 高效 组合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厌氧—耗氧组合处理装置,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属于环境保护和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机化工、食品加工、纺织印染、造纸、皮革、医药等工业,以及畜禽养殖等行业生产中产生的有机污水,排入江河将造成严重污染,进而造成水资源缺乏和水环境质量恶化,国内外治理有机废水多采用耗氧生物处理,此种方法能耗高,适用于低浓度的废水;对于高浓度的废水常采用的方法有(1)湿式氧化法、(2)蒸发后将残渣燃烧、(3)厌氧生物处理法,(1)、(2)两种方法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高,能耗亦大;而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常规处理方法存在处理流程复杂、运行效能低、运行管理复杂、占地面积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厌氧—耗氧组合处理装置,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其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有机物去除效率高,节省占地面积,减少投资成本,管理方便等。
高效厌氧——耗氧组合处理装置,包括:厌氧生物区、厌氧沉淀区、耗氧生物区、耗氧沉淀区四个部分;废水由厌氧生物上流式进料,经厌氧生物处理后经厌氧溢流堰自流至厌氧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自流至耗氧生物区经耗氧微生物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后自流入耗氧沉淀区进行进一步固液分离后达标排放;厌氧沉淀区中污泥经污泥泵回流至厌氧生物区中,耗氧沉淀区中污泥定期排放。其特征在于:厌氧生物区位于组合装置的中心区域,为圆柱形,内部设有厌氧填料;厌氧沉淀区、耗氧生物区和耗氧沉淀区采用圆环形分布,依次环绕厌氧生物区四周,厌氧沉淀区和耗氧沉淀区分别为45度扇形分布,内部设有斜板填料进一步泥水分离,耗氧生物处理区为270度扇形分布,内部设置曝气系统、耗氧填料。
污水经厌氧加热器加热后经厌氧循环泵输送厌氧生物区,经厌氧布水系统均匀分布,上流至厌氧填料,经厌氧生物处理后的污水部分回流至加热器中与原水混合,部分经三相分离器进行泥、水、气三相分离后,污水经厌氧溢流堰自流至厌氧沉淀区。污水经厌氧沉淀区的布水管均匀分布后上流至斜板填料进一步泥水分离,上清液经厌氧沉淀区溢流堰自流至耗氧生物区,通过附着在耗氧填料上的生物膜进行耗氧生物处理,处理后的出水自流如耗氧沉淀区中,经耗氧布水管均匀分布上流至耗氧沉淀区斜板填料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经耗氧沉淀区溢流堰自流排放。厌氧沉淀区的污泥经污泥泵回流至厌氧生物区,耗氧沉淀区的污泥定期排放。
厌氧沉淀区和耗氧沉淀区采用不规则45度扇形结构,进料方式采用上流式进料,通过布水管进行均匀布水,内部设置斜板填料,增加了污水的停留时间,提高沉淀效果。
厌氧设计负荷:10kgBOD5/(m3.d);
耗氧设计负荷:1.5kgBOD5/(m3.d);
厌氧沉淀、耗氧沉淀设计负荷:3.0 m3/(m2.h)。
以某化工厂高浓度有机废水为例,进水CODCr浓度15000~20000mg/L,经厌氧——耗氧生物组合处理装置处理后,出水CODCr浓度≤100 mg/L,CODCr去除率≥99.5%,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排放标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高效厌氧——耗氧组合处理装置处理效率高、稳定性强;
本装置是厌氧、耗氧生物处理工艺的一体化集成装置,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和微生物浓度,耐冲击负荷及适应性强。
2、一体化设计、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小、投资费用低;本处理装置集厌氧生物处理、厌氧沉淀、耗氧生物处量、耗氧沉淀等单元为一体,利用反应器共壁将厌氧生物区建于组合处理装置的中心,厌氧沉淀区、耗氧生物区、耗氧沉淀区采用环形结构,依次环绕于厌氧生物区周围,与其共建构成一体,大大减少组合处理装置的占地面积和投资规模,同时污水在各构筑物之间的流动均采用自流方式,具有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装置平面示意图;
图2 图1的A-A剖面图;
图3 图1的B-B剖面图;
图中:
1——厌氧生物区;2——耗氧曝气系统;3——耗氧进气管;4——耗氧填料;
5——耗氧生物区;6——厌氧填料;7——厌氧生物区溢流堰;8——三相分离器;9——厌氧沉淀区溢流堰;10——厌氧沉淀区;11——厌氧沉淀区斜板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大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江大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70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