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持智能采集终端的热插拔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6576.4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3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非;黄本雄;李良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40 | 分类号: | G06F1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 智能 采集 终端 热插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中智能采集终端的管理方法,尤其涉及到智能采集终端的热插拔的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电力系统等领域,在一个典型的应用环境中,往往需要几十到几百甚至几千个智能采集终端在现场负责数据的采集工作。于是,如何高效且方便的管理这些智能采集终端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对于智能采集终端的自动化管理方面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且成熟的解决方案,主要是以人工的方式静态的进行:首先确定所需智能采集终端的个数,并为每一个智能采集终端分配好地址或终端ID,接着在现场建立好所有智能采集终端之间的物理连接,然后在中央服务器上,手动录入每一个智能采集终端的信息,并同时配置好相关应用参数。当需要添加一个智能采集终端时,也是先确定所添加智能采集终端的ID或地址,接着在现场建立好物理连接,然后回到中央服务器上,手动添加该智能采集终端的信息,并建立连接,以完成与应用相关的配置;与之类似,当删除一个智能采集终端时,除了在现场断开该智能采集终端的物理连接外,还需要在中央服务器上查找到该采集终端的信息记录,然后手工将其删除。
这种静态管理方式是与应用程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没有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块来完成智能采集终端的添加和删除管理,于是只能以人工的方式在服务器端手动添加和删除智能采集终端的信息;这种方式需要人工记忆各智能采集终端的地址等相关信息,当终端数量很大时容易出错,并且也无法进行批量的录入和配置,效率低下;同时,由于终端信息来源于手工方式,所以这种方法无法实现一种计算机自动化处理的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持智能采集终端的热插拔的方法,可以保证在现场连接或断开智能采集终端后,自动地完成服务器中相关智能采集终端的信息更新,从而避免了繁琐的人工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持智能采集终端的热插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智能采集终端上安装终端代理;
所述智能采集终端信息的自动添加过程,包括,每隔一个最大采集时间就执行一次下述过程:所述终端代理向管理服务器发送保持请求;管理服务器根据请求的终端ID在终端信息表中查找终端信息;若未找到,则管理服务器在所述终端信息表中添加一条新记录,并根据所述保持请求中的信息填充各字段;若找到,则更新记录内容;
智能采集终端信息的自动删除过程,包括,每隔一个单位时间就执行一次下列过程:管理服务器依次读取所述终端状态信息表中的每一条记录;判断当前记录的生命期是否为0,若为0,则从所述终端状态信息表中删除这条记录;若不为0,则减去一个时间单位。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代理发送的保持请求包含四个字段:请求码、终端ID、最大采集时间间隔、终端地址,其中请求码表示保持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信息表存储在数据库上,终端信息表的记录格式,包含以下字段:终端ID、生命期、终端地址。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SCADA应用系统中智能采集终端添加和删除的自动化处理,大大简化了管理员对智能采集终端的维护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终端代理的工作流程;
图3是本发明中终端信息的自动添加和更新流程;
图4为本发明中管理服务器自动删除终端信息的一次处理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多个终端代理、管理服务器、数据库,这是一个分布式的系统结构。
每个智能采集终端内运行一个终端代理模块,所有的终端代理都预先知道管理服务器的地址。代理终端首先收集所在智能采集终端的信息,然后主动将其上报到管理服务器,也就是发出保持请求,其后续处理流程参见图3说明。终端代理自终端设备上电后,一直按一个时间间隔向管理服务器发送保持请求,用来告诉管理服务器本智能采集终端是“活动”的,需要维护其信息,其具体流程参见图2说明。
保持请求由两部分构成:请求码和终端信息。请求码为MAINTAIN,是保持请求的标识;终端信息又由三个字段构成:终端ID、最大采集时间间隔、终端地址。终端ID为智能采集终端的标识;终端地址为终端设备在具体协议中所使用的地址,应用程序往往需要这个信息;最大采集时间间隔主要是供管理服务器计算该智能采集终端的生命期,详情参见图3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65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