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连接装置以及充电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606294.4 | 申请日: | 201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1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正典;柳泽毅;玉木健二;川崎雄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13/02;H01R13/40;H01R13/46;H01R13/66;H01R2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连接 装置 以及 控制 | ||
1.一种充电连接装置(13),其包括:连接于车辆外的充电器(10)的插件(43)和设置在车辆侧且与所述插件(43)连接的插座(44),具备设置于所述插件(43)和插座(44)中的任一方的温度传感器(14),该充电连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收容正侧电力线用端子(T1)的正端子收容部;
收容负侧电力线用端子(T2)的负端子收容部;
配置在所述正端子收容部和负端子收容部之间,且收容所述温度传感器(14)的温度检测机构收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多组所述正侧电力线用端子(T1、T3)和负侧电力线用端子(T2、T4)的组,在所述正侧电力线用端子(T1、T3)和负侧电力线用端子(T2、T4)的各组上都设置有所述温度传感器(1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组的电力线用端子(T1~T4)具备相互相同的尺寸及相同的电额定值。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与在所述充电器(10)和车辆侧收发充电相关信息的信号线(SL1、SL2)相连接的多个信号线用端子(T6、T7),
至少收容所述信号线用端子(T6、T7)的低电压区域(72)和收容所述正侧及负侧电力线用端子(T1~T4)的高电压区域(71)相互隔着绝缘间隙(73)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电压区域(72)包含辅助电力用低压端子(T5)。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电压区域(71)和低电压区域(72)之间设置有绝缘壁(70)。
7.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其具有:包含向作为车辆驱动源的电动机(18)供应电力的蓄电池(4)的电力供应装置(11)、输出所述蓄电池(4)的充电电力的充电器(10)、相互连接所述充电器(10)和所述电力供应装置(11)的充电连接装置(13),该充电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连接装置(13)是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
所述电力供应装置(11)具备控制机构(45),所述控制机构(45)在由设置于所述充电连接装置(13)的温度传感器(14)检测出的温度为基准温度以上时,向所述充电器(10)发出降低充电电力的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62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组件全自动层压机
- 下一篇:包括数据压缩测试电路的半导体存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