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动射种机构及其自动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6251.6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0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冯永忠;戴飞;丁瑞霞;张锋伟;杨世琦;杨改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18 | 分类号: | A01C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机构 及其 自动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动射种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气动射种机构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气力式播种原理已运用于各种播种机械,具有播种速度快、效率高,且不伤种等特点。已有气动射种装置结构如图2所示,用凸轮轴将气阀凸轮19和气门杠杆凸轮同轴连接,为了保证射种装置的协调工作,在播种机地轮上安装一链轮,通过链条把动力传递到凸轮轴并驱动两凸轮转动。此外,在凸轮轴上安装另一链轮把动力传送到排种器上,以保证射种装置的协调工作。当排种阀在杠杆凸轮的作用下被打开时,排种器把适量种子从种箱中排出,并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到射种腔内部,随后杠杆凸轮由顶点转动至最低点,排种阀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同时待气阀凸轮转到最高点时,气阀打开,排出气体。在规定压力和流量作用下,把种子射入到土壤预定深度,从而达到气动射种的目的。
已有气动射种机构的排种器、气阀凸轮、排种阀杠杆凸轮的动力源均来自于地轮的驱动。因此,要使该机构完成一整套排种入射过程,对于动力源的要求是非常关键的;而播种机地轮的动力传递会因耕地地况的高低不平造成传动动力不稳定,加之地轮的滑移现象,会影响该机构排种与气压射种的传接配合,降低播种机的作业效率;此外,在播种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不断地监控种箱种量及储气罐中剩余气压是否满足气动射种所要求的压力值,费时又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通过对已有气动射种机构的组成部件进行调整和更换提供一种气动射种机构的PLC控制方法。实现气射排种过程的自动控制与精量播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首先提供一种气动射种机构,包括:步进电机(3),PLC控制器(8),二位二通电磁阀(9),储气罐(11),气压传感器(12),牵引电磁铁(13),光电传感器(15),下料位传感器(17);PLC控制器(8)分别和下料位传感器(17)、气压传感器(12)、光电传感器(15)、步进电机(3)、牵引电磁铁(13)、二位二通电磁阀(9)连接,接收下料位传感器(17)检测到的种量信号,根据检测到的种量信号,控制步进电机(3)是否得电、动作;气压传感器(12)将检测到的气压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8),根据检测到的气压信号,控制二位二通电磁阀(9)是否通电,光电传感器(15)用于感应凸轮(14)位置信息,通过该凸轮位置信息,PLC控制器(8)控制牵引电磁铁(13)是否通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动射种机构的自动控制方法,经下料位传感器(17)检测,若种箱1种量充足,PLC控制器(8)控制步进电动机(3)得电工作,步进电机带动排种器(2)转动使种子从种箱进入输种管(4);凸轮(14)随着播种机地轮链条的驱动而转动,当凸轮转至最高点时,遮断光束,光电传感器(15)发出信号给PLC控制器(8),PLC控制器(8)控制牵引电磁铁(13)通电,带动气门杠杆将射种腔(7)顶部的排种阀(6)压下,种子依靠自身的重力通过排种阀(6)进入射种腔(7);待通电延时一定时长后,牵引电磁铁(13)断电,排种阀(6)闭合;此时,若气压传感器(12)没有发出储气罐(11)气压不足的信号给PLC控制器(8),则PLC控制器(8)控制二位二通电磁阀(9)通电,气体由排气管(10)进入射种腔(7),二位二通电磁阀(9)通电状态持续一定时长;种子在高压气体作用下加速运动,随即射入土壤,完成一个射种过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该控制方法可通过PLC编程控制器对气动射种机构排种、射种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系统动力源稳定,可根据播种机前进速度对作物株距实现调整。
(2)该PLC控制方法在射种机构作业过程中,无需操作人员监控种箱种量及储气罐中剩余气压是否满足气动射种所要求的压力值,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PLC控制的气动射种机构结构图;
图2为已有气动射种机构结构简图;
图3是PLC输入、输出接线图。
图4是利用PLC控制的气动射种机构控制原理流程图。
图中:1.种箱,2.排种器,3.步进电机,4.输种管,5.弹簧,6.排种阀,7.射种腔,8.PLC控制器,9.二位二通电磁阀,10.排气管,11.储气罐,12.气压传感器,13.牵引电磁铁,14.凸轮,15.光电传感器,16.排种阀杠杆,17.下料位传感器,18.气阀,19.气阀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62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