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血液中游离大肠癌细胞标志物的试剂盒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606043.6 申请日: 2010-12-24
公开(公告)号: CN102565404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牛刚;谭焕然 申请(专利权)人: 牛刚;谭焕然
主分类号: G01N33/577 分类号: G01N33/577;G01N33/574
代理公司: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代理人: 程凤儒
地址: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德胜***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检测 血液 游离 大肠 癌细胞 标志 试剂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试剂盒及复合的检测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准确性高的从血液中检测大肠癌细胞(恶性肿瘤细胞)的检测技术和试剂盒,特别是能够分离和提取并鉴定放、化疗治疗后残存在患者血液中的游离大肠癌细胞的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大肠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对人类的危害也是不言喻的。大肠癌肿瘤的早期检测和筛查以及肿瘤化疗后的预后及疗效的分析和预测,对于大肠癌的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

恶性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是一种维持和可扩散的恶性肿瘤细胞。尽管许多科学家认为肿瘤细胞是不死的,即它们可以毫无限制的分裂和生长,但大部分肿瘤细胞在分裂一定次数后还是死亡了。肿瘤干细胞的假说认为,恶性肿瘤本身可能不会死亡,因其有肿瘤干细胞的补给, 而肿瘤干细胞是一小类特别危险的细胞,它们甚至在产生出更多细胞构成肿瘤主体的时候,仍能通过分裂而自我更新。更糟糕和可怕的是,肿瘤干细胞可能不受大多数现有的肿瘤治疗方案和治疗方法的影响,即通常所说的对肿瘤干细胞对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以及部分生物工程的治疗方法不敏感。

众所周知的科学知识告诉大家,恶性肿瘤的患者通常是在经过确诊、手术或其它有效治疗的过程。但往往在经过放、化疗的治疗后,患者通常会发生肿瘤全身转移的状况,发生多个器官的肿瘤细胞的转移。对肿瘤患者医学上通常会用5年存活率的指标来进行评判,很形象的说明了肿瘤严重的威胁了人类生存的状况。从医学的角度来讲,肿瘤的可怕性是在于经过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后,虽然放化疗常常会摧毁肿瘤的大部分, 可是确不能杀死全部的肿瘤细胞,当然也包括没有完全杀死肿瘤干细胞。未被杀死的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将会死灰复燃。由于他们是肿瘤细胞,在他们“身上”具有独特的分子标记或生物标记(biomarker)。

在目前的治疗手段中,通常考虑的是化学与物理治疗的手段为什么能够杀死绝大部分的肿瘤细胞而不能同时杀死全部的肿瘤细胞?这其中涉及到了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肿瘤细胞方面:由于肿瘤通常是由肿瘤组织细胞和肿瘤组织干细胞组成,在现有的治疗手段中,相对杀死肿瘤组织细胞的概率会较高,对杀死肿瘤组织干细胞的概率会较低,而肿瘤组织干细胞又有较强的分裂能力,实际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没有从“根上”杀死,所以可以发生“死灰复燃”。另一方面,肿瘤组织细胞和肿瘤组织干细胞具有很强的适应与应变能力,他们将会产生一种“耐药蛋白”来防止化学与物理的手段对他们的损伤。第二、采取的化学与物理手段对肿瘤细胞没有治疗上的特异性。换句话说,就是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在对体内正常的细胞进行杀伤,往往由于追求大剂量才能杀死肿瘤细胞而采用大剂量的治疗,经常会出现肿瘤患者没有死于肿瘤疾病,而是死于化、物疗对机体全身正常组织的毒性,致使机体的正常组织功能衰竭而亡。由此,也经常会出现机体的强烈的防御反应,诸如:恶心呕吐、白细胞的极度低下、甚至直接影响到呼吸和循环组织功能的衰竭等等,迫使患者不得不放弃肿瘤的放化疗的治疗,肿瘤细胞得以泛滥,最终发生肿瘤的广泛转移而影响到生存。简单的总结一下,在目前的肿瘤治疗时刻,面临主要困难和经常遇到的问题有:使用放化疗的剂量、多长时间或是否仍需要持续性的进行放化疗治疗、放化疗后是否还有未被杀死的肿瘤细胞等。就目前开展的工作来看,根据临床的工作经验,研究和检测主要的工作重点是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记物(蛋白标记物),但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记物存在着微量检测准确性差、血液中存在着多种蛋白检测的特异性差、检测到后确定量效关系困难、干扰因素多等缺陷,在现有的对已发现的肿瘤标记物的检测使不能解决上述的放化疗存在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对肿瘤的治疗的疗效的判断和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损伤的判断都是无法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蛋白标记物的检测能够解决,我们现在提出的方法和提供的检测试剂盒主要是针对检测血液中的游离的肿瘤细胞,只有判断出血液中是否还有游离的肿瘤细胞,如果能够得到血液中游离的肿瘤细胞,可以说明体内尚存有未被杀死的肿瘤细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刚;谭焕然,未经牛刚;谭焕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60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