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阿卡波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5821.X | 申请日: | 201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0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郑裕国;王亚军;薛亚平;王远山;沈寅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9/00 | 分类号: | C12P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发酵 制备 阿卡波糖 方法 | ||
1.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阿卡波糖的方法,所述的方法为:将阿卡波糖产生菌CCTCC NO:M 209022,接种至适用于所述菌株的含碳源、氮源、无机盐的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20~32℃进行发酵培养96~192小时,发酵结束后,得发酵液提取分离,得到所述阿卡波糖,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进行0~48h之间,加入如式II所示的有效霉素A的水溶液,使每升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有效霉素A的质量为0.04~0.4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霉素A的水溶液的浓度为1~100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酵培养进行0~12h之间,加入如式II所示的有效霉素A的水溶液,所述有效霉素A的水溶液的加入方式为下列之一:(1)一次性加入;(2)分批间歇加入;(3)流动连续加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的碳源为下列之一或几种任意组合: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糊精、淀粉、甘油、甘露醇、山梨醇;所述的氮源为下列之一或几种任意组合:肉汁、酵母膏、干酵母、大豆粉、玉米浆、蛋白胨、尿素、氨盐,肽;所述的无机盐为下列之一或几种任意组合:Na盐、K盐、Ca盐、Mg盐、Fe盐、Mn盐、Zn盐、Co盐或Ni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还含有氨基酸类、维生素和/或核酸类物质。
6.如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为pH 6.0~8.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组成如下:麦芽糖80.0g/L,葡萄糖20.0g/L,黄豆饼粉10.0,g/L,玉米浆5.0g/L,FeCl3 0.1g/L,CaCl2 2.0g/L,CaCO3 6.0g/L,溶剂为水,初始pH 7.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无菌转移低温甘油管CCTCC NO:M 209022菌株于新鲜、无菌固体平板上,28℃活化2~3天,挑取菌落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在温度28℃,通风搅拌或震荡下培养24~96小时,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与发酵培养基以体积比1~10%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培养基,在温度28℃,通风搅拌或震荡下进行发酵培养96~192小时,在培养至0~12小时期间,加入6.3~12g/L有效霉素A的水溶液,所述的有效霉素A的水溶液的加入量是使每升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有效霉素A的量为0.04~0.4g;发酵结束后,得发酵液提取分离,得所述阿卡波糖。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无菌转移低温甘油管CCTCC NO:M 209022菌株于新鲜、无菌固体平板上,28℃活化2~3天,挑取菌落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在温度28℃,通风搅拌或震荡下培养24~96小时,得到种子液,所述种子培养基组成如下:玉米淀粉15.0g/L,黄豆饼粉40.0g/L,甘油20.0g/L,K2HPO4 0.1g/L,CaCO3 2.0g/L,溶剂为水,初始pH7.0;
(2)将种子液与发酵培养基以体积比1~10%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培养基,在温度28℃,通风搅拌或震荡下进行发酵培养96~192小时,在培养至0~12小时期间,一次性加入6.3~12g/L有效霉素A水溶液,所述的有效霉素A的水溶液的加入量是使每升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有效霉素A的量为0.04~0.15g;所述发酵培养基组成如下:麦芽糖80.0g/L,葡萄糖20.0g/L,黄豆饼粉10.0,g/L,玉米浆5.0g/L,FeCl3 0.1g/L,CaCl2 2.0g/L,CaCO3 6.0g/L,溶剂为水,初始pH 7.0;
(3)发酵结束后,得发酵液提取分离,得所述阿卡波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发酵液按如下方法分离:发酵液调节pH值至3,然后进行离心或过滤,得到澄清的阿卡波糖滤液;采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洗脱;收集液经脱盐、高分辨率阳离子交换树脂精制,中和,冷冻干燥,制得阿卡波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58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腺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
- 下一篇:氟碳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泡沫驱油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