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工频相量的输电线路故障点的定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5175.7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6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婧;崔昊;高洪雨;陈平;张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电力学校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工频相量 输电 线路 故障 定位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工频相量的输电线路故障点的定位方法,尤其是适用于对长距离输电线路的故障点的定位方法。
二、背景技术
保证输送线路的无故障,是保证输送电能的重要环节,因此判断输电线路故障点的定位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快速、准确地确定电力线路的故障点位置,可加快永久故障的修复,及时消除隐患以避免大量瞬时性故障的再次发生,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长度超过300km的架空电力线路和长度超过100km的电缆电力线路称为长线路,现有的阻抗法测距方法采用集中参数,只能适合较短线路测距,而对于长线路导线之间的漏电导和电容不能忽略,则沿导线各处的电流不相同,导线的电阻、电感就不能按集中参数考虑,因此导线间各处的电压也不相同,线间的电导和电容也不能按集中参数考虑,因此判断故障点的精确度不高,采用双端行波原理能够在线自动给出故障点位置,但授时系统和给定线路长度会影响其测距结果,对长距离输送线路判断故障点的精确度也不高,而且使用的仪器造价昂贵。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找到了一种适应于长距离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由于本方法考虑了参数的分布性,而且基本不受授时系统和线路长度的影响,因此提高了输电线路故障点定位的精确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步骤:建立线路分布参数模型,线路分布参数模型包含有始端电源Em、终端电源En、线路始端M、线路终端N、线路单位长度阻抗Z0和导纳Y0,始端电源Em设置为通过一组阻抗Z0与终端电源En串联式连接,在每个阻抗Z0的两端设置有与地连接的导纳Y0。
根据输电线路分布参数模型,确定线路传播常数线路的特性阻抗DL设置为线路实际长度,其中,Z0与Y0均为已知量。
第二步骤:测量线路始端M的电压Um、电流Im,测量线路终端N的电压Un、电流In,根据DmF=[th-1(BJ/AJ)]/γJ计算出故障点与线路始端M之间的距离DmF,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电力学校,未经山东省电力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51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