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纤双向器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4477.2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1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郑林;王迪;王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H04B1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光通讯技术领域的单纤双向器件。
背景技术
目前,单纤双向插拔式半导体器件的结构,一般都是由管芯、会聚透镜、滤光片、光纤纤芯组成的光路系统。
如图1所示,是一种现有的单纤双向插拔式半导体器件的实施例,其由同轴管体座101、激光器管芯102、激光器球帽103、探测器管芯104、0°滤光片105、探测器球帽106、45°滤光片107、金属管体108和陶瓷插针109组成。其光路原理图2所示,其中,实线为发射端光路,虚线为接收端光路。
这种方式已经在生产和使用上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例如,发射端耦合会受到焦距影响,因此耦合效率难以满足要求。接收端因通过滤光片的光路并不准直,所以0°滤光片的隔离度急剧下降。因此耦合效率和隔离度指标无法满足标准使用需求,使器件的性能、成品率和稳定性都不能得到可靠的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纤双向器,其通过改变单纤双向器件的耦合光路,以解决现有技术耦合效率低下、隔离度指标不高的问题,并有利于结构的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纤双向器件,包括分别设置于金属管体的激光器、探测器和插针,所述激光器包括同轴管体座,所述同轴管体座内部设有激光器管芯,所述同轴管体座端部设有激光器平窗帽;所述探测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探测器管芯,所述探测器壳体端部设有探测器球帽,所述探测器球帽外侧设有0°滤光片;所述金属管体中部设有45°滤光片;所述激光器平窗帽与所述45°滤光片之间设有耦合透镜;所述插针端部设有准直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器球帽四周的探测器壳体向外突出形成环形凸台,所述0°滤光片设置于该环形凸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器球帽与所述0°滤光片固定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准直透镜通过距离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插针的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耦合透镜与所述同轴管体座之间设有距离调节装置。
本发明的单纤双向器件引入了平行光路,由于平行光路基本不受焦距影响,系统发射端平行光路的引入消除了由45°滤光片带来的像差,并且提高了耦合效率,耦合效率可达70%以上;接收端平行光路的引入,光准直通过0°滤光片,消除了由于会聚/发散光通过0°滤光片时带来的隔离度的降低,同样基本不受焦距影响。因此,本发明的单纤双向器件基本不受焦距影响,结构更稳固,耦合效率高和隔离度高并且兼容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单纤双向器件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单纤双向器件的光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单纤双向器件的结构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单纤双向器件的光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单纤双向器件,包括分别设置于金属管体208的激光器、探测器和插针209,其中,激光器与插针209相对设置,二者的光路在同一直线上或平行,而探测器设置于激光器及插针209的一侧,其光路与激光器及插针209的光路垂直。
激光器包括同轴管体座201,同轴管体座201内部设有激光器管芯202,同轴管体座201端部设有激光器平窗帽203;探测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有探测器管芯204,探测器壳体端部设有探测器球帽206,探测器球帽206外侧设有0°滤光片205;金属管体208中部设有45°滤光片207;激光器平窗帽203与45°滤光片207之间设有耦合透镜210;插针209端部设有准直透镜211。
本发明的单纤双向器件的光路如图4所示,其中实线为发射端光路,虚线为接收端光路。由图4可见,本发明中,由激光器发射出来的光线,经耦合透镜210的会聚作用成为平行光线,平行光线经45°滤光片207之后分别到达插针209和探测器。到达探测器的平行光先经过探测器的0°滤光片205,然后经由探测器球帽206会聚后到达探测器管芯204;到达插针209的平行光经准直透镜211后,也形成会聚光。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不受焦距影响的平行光路,光线在经过45°滤光片207和0°滤光片205时,不会产生像差,提高了耦合效率和隔离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44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