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纳米管或石墨烯超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4320.X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3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珽;王学文;刘瑞;丁海燕;费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C01B31/0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石墨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纳米管或石墨烯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对碳纳米管或石墨烯材料分散液进行抽滤处理,令碳纳米管或石墨烯材料在滤膜上形成薄膜,至少将薄膜的表层与滤膜剥离,制得碳纳米管或石墨烯超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或石墨烯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或石墨烯材料分散液是通过将碳纳米管或石墨烯材料经超声方法均匀分散于水和/或有机溶剂中而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纳米管或石墨烯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甲酰胺与水的混合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或石墨烯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将薄膜的表层与滤膜剥离的过程为:将载有薄膜的滤膜浸入取膜溶液中,使薄膜的表层从滤膜上自动剥离,形成碳纳米管或石墨烯超薄膜;
所述取膜溶液采用水或含酸、碱、盐中的至少一种的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碳纳米管或石墨烯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将薄膜的表层与滤膜剥离的具体过程为:将载有薄膜的滤膜缓慢斜插入水或含酸、碱、盐中的至少一种的水溶液中,使薄膜的表层从滤膜上自动剥离,形成碳纳米管或石墨烯超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碳纳米管或石墨烯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是采用聚四氟乙烯、聚丙烯、尼龙、硅橡胶、氟橡胶、乙丙橡胶、氧化铝和二氧化硅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组合形成的滤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纳米管或石墨烯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上的滤孔孔径在0.2-5.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纳米管或石墨烯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是经羟基、羧基、氨基、高分子聚合物、金属纳米粒子功、金属氧化物或生物分子功能化的单壁、双壁或多壁碳纳米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纳米管或石墨烯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或石墨烯超薄膜的厚度在100n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纳米管或石墨烯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材料是指石墨烯、还原的氧化石墨烯或具有石墨烯结构的氮化硼单原子层纳米结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43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富硒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负压引流实验动物整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