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电路板、计算机和散热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603727.0 | 申请日: | 201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8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喜圣华;方立;曹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G06F1/2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赵爱军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电路板 计算机 散热 方法 | ||
1.一种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本体;
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
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所述电源组件具有正极和负极;
离子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且位于所述发热组件周边预设范围内,所述离子散热组件包括发射极和接收极,所述发射极与所述电源组件的正极连接,所述接收极与所述电源组件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源组件向所述离子散热组件供电时,所述发射极放电使空气电离产生电离子,所述电离子带动空气向所述接收极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散热组件上设置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离子散热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所述第一引脚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组件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引脚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组件的负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收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极由针尖状金属或者线状金属构成,所述接收极由片状金属构成。
4.一种计算机,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
电路板本体;
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
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所述电源组件具有正极和负极;
离子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且位于所述发热组件周边预设范围内,所述离子散热组件包括发射极和接收极,所述发射极与所述电源组件的正极连接,所述接收极与所述电源组件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源组件向所述离子散热组件供电时,所述发射极放电使空气电离产生电离子,所述电离子带动空气向所述接收极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散热组件周边的壳体上开设有通风口。
6.一种计算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印刷电路板和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
电路板本体;
中央处理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中央处理器旁侧;
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
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所述电源组件具有正极和负极;
离子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且位于所述发热组件周边预设范围内,所述离子散热组件包括发射极和接收极,所述发射极与所述电源组件的正极连接,所述接收极与所述电源组件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源组件向所述离子散热组件供电时,所述发射极放电使空气电离产生电离子,所述电离子带动空气向所述接收极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散热组件周边的壳体上开设有通风口。
8.一种计算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印刷电路板和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
电路板本体;
中央处理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中央处理器旁侧;
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
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所述电源组件具有正极和负极;
离子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且位于所述发热组件周边预设范围内,所述离子散热组件包括发射极和接收极,所述发射极与所述电源组件的正极连接,所述接收极与所述电源组件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源组件向所述离子散热组件供电时,所述发射极放电使空气电离产生电离子,所述电离子带动空气向所述接收极移动;
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是否满足所述离子风散热组件的开启条件,并得到一检测结果;
第一控制组件,用于当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满足所述离子风散热组件的开启条件时,控制所述电源组件为所述离子散热组件供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子风散热组件的开启条件为所述中央处于器的负载超过预设负载阈值;或者
所述离子风散热组件的开启条件为所述散热风扇的转速超过预设转速阈值;或者
所述离子风散热组件的开启条件为所述壳体内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37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矩形开启式沉降观测点保护器
- 下一篇:一种儿童拧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