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光学字符识别在现有计费设备与移动支付系统间通信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3075.0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2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汉斯·杰里·乌尔本·彼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斯·杰里·乌尔本·彼得森 |
主分类号: | G07F19/00 | 分类号: | G07F19/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光学 字符 识别 现有 计费 设备 移动 支付 系统 通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传递领域,其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光学字符识别在现有计费设备与移动支付系统间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超市、饭馆、旅店等营业场所都有计费设备或销售点终端机,用于结账或刷卡,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手机钱包或其他基于移动设备的支付方式需求越来越大,这样就迫使这些营业场对现有的收款设备及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更新,但是如果全部换除,不仅麻烦,而且费用高、时间长、风险高,所以现在急需一种可以在现有计费设备或销售点终端机上进行改进,以快速实现与新式收款系统通信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通过光学字符识别在现有计费设备与移动支付系统间通信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过光学字符识别在现有计费设备与移动支付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其设有至少一个计费设备或至少一个销售点终端机,所述计费设备或销售点终端机上设有费用显示装置,还设有至少一个光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光学字符识别模块,所述光学传感器读取显示在费用显示装置上的信息,并将读取到的信息发送给所述光学字符识别模块,所述光学字符识别模块将接收到的信息处理成以数字方式编码的字符发送给基于移动设备的支付系统。
所述计费设备为出租车计价器、水表、电表、煤气表、天然气表、公共电话计价器或停车计价器。
所述光学字符识别模块为一运行在至少一个计算设备中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至少一个计算设备还运行所述基于移动设备的支付系统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光学字符识别模块通过有线、无线、光学、声音和/或机械振动的方式发送以数字方式编码的字符给基于移动设备的支付系统。
所述光学传感器通过固定装置设置于费用显示装置周边。
所述固定装置全部或部分由透明材料制成。
所述固定装置根据需要,进行尺寸和形状的调整。
还设有一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光学字符识别模块处理成以数字方式编码的字符。
所述光学传感器包含:至少一根光导纤维和至少一个光电成像器件,所述费用显示装置周边设置所述光导纤维,将图像传导至光电成像器件,光电成像器件对图像进行成像后发送至光学字符识别模块,进行字符识别。
所述基于移动设备的支付系统向所述计费设备或销售点终端机发送信息。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一种通过光学字符识别在现有计费设备与移动支付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在现有的计费设备或销售点终端机上设置光学传感器和光学字符识别模块,使其整机不但可以进行原有的支付方式实施,还可以进行基于移动设备的支付,无需换除现有的计费设备或销售点终端机,也无需更新现有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节省了商家的成本,减少了更换计费设备或销售点终端机的麻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一种通过光学字符识别在现有计费设备与移动支付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其在现有的计费设备或销售点终端机上增设一光学传感器和一光学字符识别模块,所述光学传感器设于计费设备或销售点终端机上的费用显示装置附近,所述光学传感器读取显示在费用显示装置上的信息,并将读取到的信息发送给所述光学字符识别模块,所述光学字符识别模块将接收到的信息处理成以数字方式编码的字符,并以有线、无线、光学、声音和/或机械振动的方式发送给基于移动设备的支付系统。
所述计费设备可以是出租车计价器、水表、电表、煤气表、天然气表、公共电话计价器或停车计价器。这样在有数字显示的付费或收费装置上都可以格外安装光学传感器和光学字符识别模块。
所述光学字符识别模块为一运行在计算设备中的计算机程序。计算设备还可以同时运行其他计算机程序,不仅仅只是为光学字符识别模块服务,同时计算设备可以是现有的设备,只需在其上安装光学字符识别模块程序即可。光学字符识别模块还可以一硬件的方式单独与光学传感器连接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斯·杰里·乌尔本·彼得森,未经汉斯·杰里·乌尔本·彼得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30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