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电源以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2330.X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5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许于星;李伟平;于吉永;黄昌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42 | 分类号: | H02M1/42;H02M7/219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因数 校正 电路 电源 以及 电子设备 | ||
1.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
整流单元、升压单元、反馈单元、管理控制单元以及输入电压跟随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整流单元,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
所述升压单元,用于将所述整流单元整流后的电压升压后输出,并根据所述管理控制单元输出的电压而输出相应的电压,以实现电压补偿;
所述输入电压跟随控制单元,用于在输入电压升高至阈值时,向所述反馈单元输出电压,在输入电压降低时,减小或停止向所述反馈单元输出电压;
所述反馈单元,用于在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出电压升高时,或者所述输入电压跟随控制单元向所述反馈单元输出电压时,降低所述管理控制单元的反馈脚电压;在所述升压单元输出的电压降低时,或者在所述输入电压跟随控制单元减小或停止向所述反馈单元输出的电压时,提高所述管理控制单元的反馈脚电压;
所述管理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其反馈脚电压,向所述升压单元输出相应的电压,使所述升压单元根据所述管理控制单元输出的电压进行电压补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压跟随控制单元包括:二极管D5、二极管D6,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2、电容C11以及开关S1;
其中,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与交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2后接地或接等电势;
所述二极管D6正极与交流电源的正极连接,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
所述电容C11一端与所述驱动开关S1的控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关S1的输入端的共同端接地或接等电势;
所述开关S1的输出端与所述反馈单元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开关S1为MOS管或者NPN型三极管;
当所述开关S1为MOS管Q4时,所述开关S1的输入端为MOS管Q4的源极,所述开关S1的输出端为MOS管Q4的漏极,所述开关S1的控制端为MOS管Q4的栅极;
当所述开关S1为NPN型三极管T1时,所述开关S1的输入端为NPN型三极管T1的集电极,所述开关S1的输出端为NPN型三极管T1的发射极,所述开关S1的控制端为NPN型三极管T1的基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
输出功率跟随控制单元,用于在输出功率达到阈值时,向所述反馈单元输出电压,在输出功率降低时,减小或停止向所述反馈单元输出电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功率跟随控制单元包括二极管D12、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53,电容C10以及开关S2;
其中,所述二极管D12的正极与升压单元连接、所述二极管D12的负极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53后接地或接等电势;
所述电容C10一端与所述开关S2的控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关S2的输入端的共同端接地或接等电势;
所述开关S2的输出端与所述反馈单元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开关S2为MOS管或者NPN型三极管;
当所述开关S2为MOS管Q5时,所述开关S2的输入端为MOS管Q5的源极,所述开关S2的输出端为MOS管Q5的漏极,所述开关S2的控制端为MOS管Q5的栅极;
当所述开关S2为NPN型三极管T2时,所述开关S2的输入端为NPN型三极管T2的集电极,所述开关S2的输出端为NPN型三极管T2的发射极,所述开关S2的控制端为NPN型三极管T2的基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单元包括:电感L1、MOS管Q1、二极管D2以及电容C2;
其中,所述电感L1一端与所述整流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
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压输出端连接;
所述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的源极共同端与所述管理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MOS管Q1的栅极与所述管理控制单元连接,漏极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233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推进系统
- 下一篇:针对电致发光显示器的缺陷发射体检测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