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DNP起爆药生产废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2110.7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3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梁金刚;郑险光;刘效标;江道友;于文林;王雅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圣世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4 | 分类号: | F23G7/04;C02F1/04;C02F1/1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20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dnp 起爆 生产 废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DDNP起爆药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属于起爆药污水环保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民爆器材工业的发展,如何选择合适的起爆药,尤其是起爆药的污水处理技术,一直是制约了多种起爆药的发展,尤其制约了传统DDNP起爆药的发展,而新型起爆药除成本高外,产品性能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有些产生的污水多含重金属离子,亦很难实现污水零排放。目前起爆药DDNP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水,主要是反应母液和DDNP药品洗涤用水,几乎包括了全部有毒硝基苯化合物(浓度高),约占总污水量的一半;其它还包括冲洗地面和反应罐浸泡用水,其浓度很低。
中国专利(专利号89105669)公开了一种起爆药DDNP生产新工艺及其污水处理技术,是将污水多次重复利用,回收有用物质,减少有害杂质的含量和废水量,再用廉价的吸附剂烟道灰,炉渣灰等吸附处理。
上述专利,侧重于污水的重复利用,和利用吸附方法处理等,但不能做到零排放。本发明利用厂区的锅炉,主要利用锅炉蒸发和锅炉本身需使用煤炭,不新增加能耗,彻底不外排污水。
根据2010年民爆行业技术进步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安全生产为核心,通过提升技术标准及准入条件,限制落后技术,鼓励开发应用安全环保、节能低耗、性能优良的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推动民爆行业技术进步,而工业雷管向安全可靠、高精度、智能型、环保型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处理DDNP起爆药生产过程中的有毒废水,新型环保的DDNP起爆药生产废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DDNP起爆药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分类:将起爆药DDNP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水根据浓度进行分流处理,得到高浓度废水和低浓度废水,分别盛放;
2)高浓度废水处理:包括将高浓度废水喷洒在固体燃料上,进行蒸发浓缩,将蒸发后含少量水的固体燃料放入锅炉焚烧;
3)低浓度废水处理:包括将低浓度废水输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将其上层清液用锅炉蒸发;
4)定期掏捞、清理沉淀池,将沉淀池中的固体沉淀物掺和到固体燃料中,一起焚烧。
DDNP起爆药的生产废水主要包括反应母液和DDNP药洗涤用水,几乎包括了全部有毒硝基苯化合物,以年产4000万发雷管计算,每天产生工艺废水约1吨左右,工艺废水有毒物质含量约为2.0%,无机物盐类Na2S2O3,NaOH,NaCl,NaNO2等为5%左右,合计含盐总量为7%左右;其它生产废水为冲地水和反应罐浸泡用水,污染很小,有毒物质和无机盐类总含量小于1.0%,水量每天1吨左右。将这两部分分开,利用容器单独存放处理,将低浓度废水利用管路连接沉淀池。然后分别进行高浓度废水处理、低浓度废水处理以及定期掏捞、清理沉淀池处理固体沉淀物。
其中优选方案是:
所述的高浓度废水处理,包括将高浓度废水进行销爆,然后喷洒在固体燃料表面,利用太阳能照射和风能自然蒸发,浓缩高浓度废水。所述的利用太阳能照射和风能蒸发浓缩高浓度废水,包括将固体燃料平铺在防渗漏水泥层上,高浓度废水喷洒在固体燃料上部,太阳能照射和风能提高蒸发效率,固体燃料上方设置防雨装置。将高浓度废水运送到混液池进行中和销爆,用PH试纸检测PH值大于10,表明销爆合格,然后喷洒到固体燃料表面,进行销爆处理后其蒸发风干后的残留物不会引发爆炸。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自然蒸发,可以节能,避免用其他燃料烘干方法时产生二次污染大气。喷洒高浓度废水不需要特定的设备,简单易行,节约人力。由于高浓度废水中有NaOH和NaNO2,有固硫和助燃作用,少量水可产生水煤气,更利于固体燃料的充分燃烧,增加环保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圣世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圣世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2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磷酸铁锂汽车启动电池盖
- 下一篇:智能型安全校园交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