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刃直钩钓鱼针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2107.5 | 申请日: | 201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4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刚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1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刃 钓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鱼针,特别是一种钓鱼针内带有中空隧道的双刃直钩钓鱼针。
背景技术
以往的钓鱼钩形状呈弯钩,而且钩连结钓鱼丝线的部分体积大,显眼,容易使鱼类产生疑惑,削弱钓鱼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刃直钩式钓鱼针,包括针身(1)、针孔(2)、针刃(3)、针身内隧道(6),其特征是:针身(1)内有一中空隧道(6),其隧道两头有呈坡形状的针刃(3)以及呈坡面的针孔(2),将钓鱼丝线(4)的一端打一个不能从双刃直钩钓鱼针的任意一端的坡面针孔(2)的进入到针身内隧道(6)死结,而钓鱼丝线(4)的另一端则从双刃直钩钓鱼针的任意一端的坡面针孔(2)进入针身隧道(6)并从其另一端的针孔(2)穿出与钓鱼杆鱼线连结。将双刃直钩钓鱼针插入鱼饵(7)体内投入水中,鱼将鱼饵(7)吞入口内后针刃(3)刺住鱼口腔内肌体,使拉紧的钓鱼丝线(4)与针刃(3)在针孔(2)处形成一个V字型钩状,从而起到一般弯钩式钓鱼钩的作用将鱼钓起来,钓鱼丝线(4)越用力针刃(3)将鱼口腔内肌体卡得越紧,不易脱落。由于本发明是将钓鱼丝线(4)隐藏在钓鱼针的隧道(6)内,缩小了鱼钩的体积,使鱼饵(7)在水中更接近于自然体态,从而可以更好的引鱼食饵上钩。又本发明的双刃直钩钓鱼针在切削制作生产时简便,有利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双刃直钩钓鱼针实用状态示意图
图2实际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鱼饵被吞食后将丝线拉紧时的状态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双刃直钩钓鱼针针身
2坡状针孔
3坡状针刃
4钓鱼丝线
5丝线一端的死结
6钓鱼针针身内隧道
7鱼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所述双刃直钩钓鱼针包括针身(1)、针孔(2)、针刃(3)、针身内隧道(6),其特征是:针身(1)用极细的带有中空隧道的钢管或其他坚硬管材按一定长度倾斜切削磨制而成,其中空隧道(6)的两端切磨成坡形状的针刃(3)以及呈坡面的针孔(2),将钓鱼丝线(4)的一端打一个不能从双刃直钩钓鱼针的任意一端的坡面针孔(2)的进入到针身内隧道(6)死结,钓鱼丝线(4)的另一端从双刃直钩钓鱼针的任意一端的坡面针孔(2)进入到针身隧道(6)并从其另一端针孔穿出与钓鱼杆鱼线连结,将双刃直钩钓鱼针插入鱼饵(7)体内投入水中,鱼将鱼饵(7)吞入口内后,针刃(3)刺住鱼口腔内肌体,使拉紧的钓鱼丝线(4)与针刃(3)在针孔(2)处形成一个V字型钩状,从而起到一般弯钩式钓鱼钩的作用将鱼钓起来。钓鱼丝线(4)越用力针刃(3)越会将鱼口腔内肌体卡紧,使针不易脱落,从而达到钓鱼目的。由于本发明是将钓鱼丝线(4)隐藏在钓鱼针 的隧道(6)内,而丝线(4)的死结(5)体积很小,缩小了整个钓鱼针的体积,使鱼饵(7)在水中更接近于自然体态,从而更好的引鱼食饵上钩。又本发明的双刃直钩钓鱼针在切削制作生产时简便省力,有利于批量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刚,未经杨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21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式真空断路器
- 下一篇:具有文件加密功能的电子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