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务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2078.2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家兴;罗玉生;高玉峰;王波;刘波;胡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12 | 分类号: | B01D3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汪永生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务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绝缘油处理在电力系统的设备安装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主变压器、油浸电抗器等充油设备,需要油务处理系统来对绝缘油进行过滤加热及循环等,处理工作量由几十吨至几百吨不等,油务处理系统将对油中的水份、杂质进行过滤。水分是影响变压器设备绝缘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水分进行严格的监督控制,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般而言,在20℃时变压器油溶解水的能力为40μL/L左右,通过工业脱水装置可使变压器油的含水量降到10μL/L以下,通常电压越高的电力设备要求油的含水量越低。此外,水分还能促进有机酸对铜、铁等金属的腐蚀作用,产生的皂化物会恶化油的介质损耗因数、增加油的吸潮性、并对油的氧化起催化作用。含水油通常比干燥油的老化速度要快2-4倍,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对绝缘油中的水的存在给予极大的关注。变压器油在使用前必须反复过滤脱水到电气性能全部合格后方可加入电器设备内。
在电力系统现有的油污处理作业中,工作人员在过滤处理多罐绝缘油时,在滤完一罐油后,需要卸下连接在该罐上的输油管,然后再接在下一个油罐上。油管通常采用耐油氯丁胶管,依靠金属扎带扎紧。在换管时易发生漏油现象,造成环境污染,并且使开口处与空气中的潮气接触,降低了滤油效率,过程操作也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油务处理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油处理操作不便、易漏油的缺陷。
本发明的油务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台油处理机和多个储油罐和管路系统,该管路系统使得该多个储油罐并联连接,并且储油罐与油处理机也为并联,每个储油罐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一进口,并分别通过第一阀和第二阀连通至该管路系统。
该油处理机设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该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分别通过第三阀与第四阀连通至该管路系统。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油务处理系统包括两个油处理机,这两个油处理机为并联。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油处理机为真空滤油机,该油为绝缘油。
作为对上述各种方式的进一步优选,该管路系统的上游,即邻接第一阀和第三阀的一侧,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五阀连接至油罐车,下游为。
作为对上述各种方式的进一步优选,该管路系统的下游,即邻接该第二阀和第四阀的一侧,通过第二管道和第六阀连接至变压器。
作为对上述各种方式的进一步优选,油务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管道,其一端通过第七阀连接至该油罐车,另一端连通至该第二管道。
作为对上述各种方式的进一步优选,油务处理系统还包括第四管道,其一端通过第八阀(FVIII)连接至该变压器,另一端连通至该第一管道。
作为对上述各种方式的进一步优选,油务处理系统的上游还包括第十一阀,在该下游还包括第十二阀,该第十一阀和第十二阀将该管路系统分割为对称的两部分。
通过本发明的油务处理系统,可以合理地组合油罐群,简化操作过程。通过多个油罐、多个阀门和多管路连接,用阀门控制油的路径,避免调换油罐接头,生产效果高,避免因漏油带来的浪费和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油务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油务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使用的一种储油罐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储油罐的俯视图;
图5示出本发明的一种储油罐的取油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油务处理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两台油真空滤油机10、5个储油罐1、2、3、4、5和管路系统。在本发明的全文中,管路系统是指用于连接油处理机(在本实施例中是指滤油机10)和储油罐的管路系统,其构成油处理机和储油罐之间的回路。管路系统将储油罐1、2、3、4、5和滤油机10之间并联连接,每个储油罐1、2、3、4、5的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设有第一阀F1、F3、F5、F7、F9和第二阀F2、F4、F6、F8、F10,通过该阀连接至外部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20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盖分离式自由真空包装袋
- 下一篇:新型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