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丝动态三电弧焊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601796.8 | 申请日: | 201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9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耿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K9/00 | 分类号: | B23K9/00;B23K9/1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电弧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丝动态三电弧焊接方法,属于焊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能源、建筑及交通等关系社会发展的重点行业对金属结构、特别是大型金属结构的用量高速增加,使得制造业对焊接技术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其中主要涉及的是电弧焊接技术。这造成了焊接工作量的加大和焊接生产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因此对焊接生产效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效焊接已成为目前制造业最为关心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由于高强钢材料的广泛使用、对金属结构尺寸精度要求的提高及其它特殊应用需求的增加,对焊接热输入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低焊接热输入已成为金属结构焊接中的必要条件之一。
对于电弧焊接,衡量其工作效率的一个主要技术指标是焊丝熔敷率,熔敷率是指焊丝的熔化速度。众所周知,焊丝的熔化速度与流经焊丝的电流成正比,增加焊接电流即可以有效地提高熔敷率。采用双丝或多丝电弧焊接方法,可以更大幅度地增加熔敷率。如双丝MIG焊就是一种很有效的高效电弧焊接方法,其熔敷率可以达到普通单丝MIG焊的两倍。但是目前所有电弧焊焊接方法,包括各种高效电弧焊接方法,在增加熔敷率的同时都必然地增加了焊接热输入。在电弧焊接方法中,如果降低焊接电流,特别是利用短路过渡方式来降低焊接电流能够很有效的降低焊接热输入,例如CMT(冷金属过度)法就是一种很成功的低热输入电弧焊接方法,但它的熔敷率同样很低。由此,现有技术中的各种电弧焊接方法在提高熔敷率和降低热输入的技术效果之间总是相互矛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电弧焊接方法中在提高熔敷率和降低热输入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提供一种双丝动态三电弧焊接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焊接方法采用送丝机构将第一焊丝和第二焊丝分别自动送进两个焊丝导电嘴,并使所述两焊丝之间的夹角α为0°-90°,第一可变极性电源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一个焊丝导电嘴,第二可变极性电源的一个输出端连接另一个焊丝导电嘴,第一可变极性电源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第二可变极性电源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后与待焊接工件连接,第一可变极性电源和第二可变极性电源输出信号的相位相差180°,
第一可变极性电源、第一焊丝和待焊接工件形成第一焊接电流回路,所述第一焊丝的末端和待焊接工件之间形成第一焊接电弧;
第二可变极性电源、第二焊丝和待焊接工件形成第二焊接电流回路,所述第二焊丝的末端和待焊接工件之间形成第二焊接电弧;
第一可变极性电源、第一焊丝、第二焊丝和第二可变极性电源形成熔化焊丝电流回路,第一焊丝和第二焊丝之间形成非转移电弧。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是一种高单位电流焊丝熔敷率的电弧焊接方法,具有设计新颖、工作可靠及易于在焊接领域大范围推广实施的优点。本发明方法中由于作用于两根焊丝之间的非转移电弧的存在,使得施加在焊丝上的加热电流大于流入第一焊接电弧或第二焊接电弧的电流,也就是用于熔化焊丝的电流大于用于熔化待焊接工件的电流,从而实现了在提高熔敷率的同时降低待焊接工件的焊接热输入的目的。第一焊接电弧和第二焊接电弧这两种转移电弧的交替工作方式,彻底消除了双电弧之间的电磁干扰。本发明方法同时适用于气体保护焊和埋弧焊方法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第一可变极性电源为正极性时,此时以待焊接工件为参考点,产生的电流路径示意图;
图3为第二可变极性电源为正极性时,此时以待焊接工件为参考点,产生的电流路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产生的各电流的波形与时序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采用送丝机构将第一焊丝5和第二焊丝6分别自动送进两个焊丝导电嘴,并使所述两焊丝之间的夹角α为0°-90°,第一可变极性电源1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一个焊丝导电嘴,第二可变极性电源2的一个输出端连接另一个焊丝导电嘴,第一可变极性电源1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第二可变极性电源2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后与待焊接工件8连接,第一可变极性电源1和第二可变极性电源2输出信号的相位相差180°,
第一可变极性电源1、第一焊丝5和待焊接工件8形成第一焊接电流回路,所述第一焊丝5的末端和待焊接工件8之间形成第一焊接电弧3;
第二可变极性电源2、第二焊丝6和待焊接工件8形成第二焊接电流回路,所述第二焊丝6的末端和待焊接工件8之间形成第二焊接电弧4;
第一可变极性电源1、第一焊丝5、第二焊丝6和第二可变极性电源2形成熔化焊丝电流回路,第一焊丝5和第二焊丝6之间形成非转移电弧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17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测度监测摄像机
- 下一篇:一种植物纤维弹性床垫的外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