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固态继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1567.6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4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谦;鞠平;黄攀;卞海浪;韩敬东;金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K17/785 | 分类号: | H03K17/78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固态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态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滞回特性的直流固态继电器,属于继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继电器技术中,直流继电器大多为电磁继电器,此类型的继电器一般都通过线圈产生磁效应吸引衔铁使其达到导通和断开电路的功能。这种电磁继电器由于采用电磁原理,所以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另外,这种继电器的触点长期使用难免造成磨损,尤其应用在电流较大的电路,长期导通和断开形成的电弧等原因使继电器触点氧化而影响导通和关断能力,从而影响到电路应有的效果和功能。相对而言,固态继电器由于它没有可动的机械触点,与电磁继电器相比,具有灵敏度高、开关速度快、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
现有的固态继电器导通和关断的临界电压近似相同,在临界电压附近动作不准确,容易造成误动作。同时,继电器的输出往往受到负载大小的影响,对于负载变化的电路中,直流固态继电器工作会出现输出电压漂移的情况,导致继电器工作不稳定,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具有输入电压滞回特性的、工作稳定性高的直流固态继电器。
该继电器的结构是由输入电路、隔离电路和输出电路依次连接构成,输入电路的IN1端和IN2端作为继电器的输入端,输出电路的OUT1端和OUT2端作为继电器的输出端。
所述输入电路包括第一至第三电阻、第一和第二开关管以及第一和第二二极管,所述隔离电路是一个光耦合器,其中:第一电阻一端与第三电阻一端的连接点构成输入电路的IN1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开关管的基极,第一开关管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光耦合器的一个输入端,第二电阻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阳极的连接点构成输入电路的IN2端并连接光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入端;所述输出电路包括第四和第五电阻、第三和第四开关管及第三二极管,第三开关管集电极、第四开关管集电极和第三二极管阴极的连接点构成输出电路的OUT1端并连接光耦合器的一个输出端,第三开关管的基极与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并连接光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出端,第三开关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第四开关管的基极和第五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另一端、第五电阻另一端、第四开关管发射极和第三二极管阳极的连接点构成输出电路的OUT2端。
技术效果:
本发明在输入电路中引入了正反馈回路设计,使得继电器的导通电压值与截止电压值分离,并且留有一定的裕度,继电器具有滞回特性,能够在动作临界值处准确动作,防止临界抖动现象,同时继电器输出不受负载的影响,端口相对独立,隔离电路采用光耦合器,工作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继电器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继电器的电路原理图,图中符号名称:R1~R5分别为第一至第五电阻;T1~T4分别为第一至第四开关管;D1~D3分别为第一至第三二极管;U1为光耦合器;IN1、IN2为继电器的两个输入端;OUT1、OUT2为继电器的两个输出端。
图3为本发明继电器的输入输出电压特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直流固态继电器的结构是由输入电路、隔离电路和输出电路依次连接构成,输入电路的IN1端和IN2端作为继电器的输入端,输出电路的OUT1端和OUT2端作为继电器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15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添加抑制剂的铁矿石烧结过程脱硫方法
- 下一篇:发光的排球场标志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