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双斜率平滑助力曲线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0546.2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0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郑鸿云;罗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高月红 |
地址: | 2012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斜率 平滑 助力 曲线 电动 转向 系统 | ||
1.一种具有双斜率平滑助力曲线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电子控制单元设置有双斜率平滑助力曲线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斜率平滑助力曲线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斜率平滑助力曲线设置于电子控制单元的基本助力控制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斜率平滑助力曲线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包括机械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转向助力电机及其减速机构;
其中,扭矩传感器安装于机械转向系统的转向轴上,以检测驾驶员操纵力矩;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当前的车辆行驶状况以及操纵力矩大小计算出需要给转向助力电机提供的驱动电流值;转向助力电机安装在机械转向系统的转向轴或转向器上,通过减速机构给驾驶员提供助力力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斜率平滑助力曲线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斜率平滑助力曲线是根据不同的车速,设置不同的助力曲线;
该双斜率平滑助力曲线的第三象限与第一象限的曲线奇对称,第一象限的助力曲线从原点开始依次分成7段:死区段、第一曲线段、第一直线段、第二曲线段、第二直线段、第三曲线段、饱和段;其中,该助力曲线全部通过参数化实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双斜率平滑助力曲线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斜率平滑助力曲线的参数为:死区长度L1、第一曲线段长度L2、第一直线段结束点L3、第二曲线段长度L4、第三曲线段起始点L5、第一直线段斜率G1、第二直线段斜率G2、助力曲线最大值H1、第三曲线段高度H2、第三曲线段的结束点a;
7段助力曲线的助力力矩Ta计算公式如下:
当Ts≤L1时,助力曲线处于死区段:
Ta=0
当L1<Ts≤L1+L2时,助力曲线处于第一曲线段:
当L1+L2<Ts≤L3时,助力曲线处于第一直线段:
当L3<Ts≤L3+L4时,助力曲线处于第二曲线段:
当L3+L4<Ts≤L5时,助力曲线处于第二直线段:
当L5<Ts≤a时,助力曲线处于第三曲线段:
当Ts>a时,助力曲线处于饱和段:
Ta=H1
其中,Ts是转向盘输入力矩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05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