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白血病易感性的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8843.8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8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韩俊领;刘志霈;周毓玲;杜宏伟;李楠;靳霞;刘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滨海协和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晓红 |
地址: | 300384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白血病 感性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疾病易感性检测用的试剂盒,尤其是一种检测白血病易感性的试剂盒,通过检测CYP1A1、NQO1、XRCC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来预测个体对白血病的易感性。
背景技术
白血病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高,是儿童和青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因至今尚未阐明。目前公认的观点是白血病是环境-基因相互作用引起的。基因方面涉及代谢、DNA损伤修复基因等的变异。研究发现,致癌物代谢通路中的代谢酶家族在人群中呈多态性,不同个体对特定致癌物的代谢能力有巨大的差异。同样,DNA修复能力也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成果表明,每个人的基因都是一样的,但在序列上有极小的变异如单核苷酸多态(SNPs)。正是这些基因的SNP多态性导致了基因产物的功能差异,从而决定个体对引起白血病发病的特定致癌物的代谢能力及DNA损伤后修复能力的不同。因此,代谢类基因、DNA修复基因等的多态性是决定人群对白血病易感性的遗传因素。
生物代谢酶参与许多常见化学致癌物的代谢、活化或解毒过程。环境致癌物多为无活性的原致癌物,进入人体后大部分经以CYP450酶系为代表的I相酶代谢活化为亲电子的终致癌物,再由II相代谢酶代谢失活,转化为亲水性物质排出体外,致癌物能否引起靶细胞癌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类酶的活性及其平衡关系。生物代谢酶基因在人群中呈现多态性分布,相关基因缺失或变异有可能导致机体不能产生有活性的酶蛋白或使酶的表达量减少,机体的解毒能力降低,致癌物在体内蓄积,从而使所累个体患癌的危险性增大。大量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群中肿瘤遗传易感性与代谢酶遗传多态性相关。
CYP1A1是I相代谢酶CYP450家族的一员,其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5q22-q24,含有5934个碱基对,编码的蛋白质含有512个氨基酸残基,其长度为6311bp,包括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其中第一个外显子不编码蛋白质。CYP1A1主要编码产物是芳烃羟化酶(aryl hydrocarbon hydroxylase,AHH)。环境中大多数致癌物都是CYP1A1的底物,主要代谢多环芳烃类致癌剂。其MspI多态(rs4646903)是由CYP1A13′端非编码区的6235位点产生T→C突变,形成Msp I内切酶识别序列,有野生型(TT)、杂合型(TC)、纯合突变型(CC)3种基因型。研究发现,CYP1A1突变基因型可提高酶的诱导活性,加速致癌物的活化。因此,携带CYP1A1 Msp I突变基因型CC的个体对环境致癌物更敏感,从而增加了个体患白血病的危险。
NQO1,即NAD(P)H:醌氧化还原酶,又称D-硫辛酰胺脱氢酶,是体内一种重要的II相反应酶,主要存在胞质内,但在内质网、线粒体和高尔基体中也存在。NQO1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6p22,基因全长20kb,含6个外显子。NQO1以NAD(P)H为受体,可将NADH或NADPH的电子传递给醌类及其衍生物,发生双电子还原反应,生成低毒的氢醌类化合物。其催化特性在于无单电子还原产物半醌及自由基等氧化产物形成,避免了对细胞的损伤,降低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的醌类化合物的危害。NQO1与其他I、II相代谢酶一起构成了体内对外源致癌物质的代谢网络,在机体的解毒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NQO1基因cDNA 609位点上(rs1800566)存在C→T单核苷酸多态性,通过孟德尔方式遗传,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此位点多态性导致NQO1基因编码的187位氨基酸由脯氨酸变成了丝氨酸,虽不影响其mRNA的合成,但可能改变了酶的二级结构,使酶的活性降低,增加了氧自由基的生成。纯合野生基因型CC具有完全的NQO1酶活性,杂合基因型CT的酶活性较纯合野生型降低3倍,纯合突变基因型TT的酶活性则完全丧失。因此,NQO1缺陷可降低细胞解毒致癌物的能力,从而影响细胞代谢途径,增加致癌物负荷并能导致某些易感个体恶性变。研究表明,成人纯合突变基因型TT会增加苯中毒的危险性,并可增加患白血病的危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滨海协和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滨海协和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88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