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绳及其在充气展开可刚化管状结构上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7939.2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1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民;苗常青;谭惠丰;刘宇艳;万志敏;杜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7B1/16 | 分类号: | D07B1/16;D04C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及其 充气 展开 可刚化 管状 结构 应用 | ||
1.一种复合材料绳,其特征在于,复合材料绳(2)为内外两层结构,所述内层包括:碳纤维(4)、电阻丝(5)、芳纶纤维(6)和环氧树脂(7),碳纤维(4)和电阻丝(5)被包覆在芳纶纤维(6)中,芳纶纤维(6)与碳纤维(4)和电阻丝(5)之间的空间内添加有环氧树脂(7)中,芳纶纤维(6)用六至十二股螺旋交互法编织,所述外层是适用于太空环境的聚酰亚胺薄膜或聚酯薄膜层(8),所述聚酰亚胺薄膜或聚酯薄膜层(8)包覆在所述内层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纤维(6)用六股螺旋交互法编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纤维(6)用八股螺旋交互法编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纤维(6)用十二股螺旋交互法编织。
5.一种复合材料绳在充气展开可刚化管状结构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阻隔层(1)、复合材料绳(2)和刚性的节点连接元件(3),所述刚性的节点连接元件(3)粘接在气体阻隔层(1)的外侧,复合材料绳(2)通过刚性的节点连接元件(3)形成网状结构缠绕在气体阻隔层(1)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材料绳在充气展开可刚化管状结构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阻隔层(1)为聚酰亚胺薄膜或聚酯薄膜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材料绳在充气展开可刚化管状结构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的节点连接元件(3)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材料绳在充气展开可刚化管状结构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的节点连接元件(3)为扁的圆柱形,刚性的节点连接元件(3)内设有交叉的复合材料绳的穿绳孔(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79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