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雀斑的胶囊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97773.4 申请日: 2010-12-21
公开(公告)号: CN102258641A 公开(公告)日: 2011-11-30
发明(设计)人: 祝凤仪 申请(专利权)人: 祝凤仪
主分类号: A61K36/88 分类号: A61K36/88;A61K9/48;A61P17/00;A61K35/32
代理公司: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代理人: 张作林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雀斑 胶囊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胶囊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雀斑的胶囊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雀斑是一种浅褐色小斑点,针尖至米粒大小,常出现于前额、鼻梁和脸颊等处,偶尔也会出现于颈部、肩部、手背等处;是一种常见的色素细胞功能亢进性淡色米粒大小的斑点皮肤病。初为淡褐色针尖大至绿豆大小斑点,圆形,表面光滑无鳞屑,边界清楚,斑点疏密不一,但不融合,分布对称;晒后斑点加深,损害稍变大;冬季可变浅色。除有碍美容以外,对患者心理极有影响。

雀斑大都带有遗传性,因而有人认为遗传性雀斑是不可医治的。这是片面理解和错误的。雀斑的成因为经脉不通导致瘀血内停,阻滞不畅,心血不能到达皮肤颜面、营养肌肤,而皮肤中的代谢垃圾、有害物和黑色素就不能随着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排出去,逐渐沉积就形成了雀斑;即是中医所说的脸上斑块,体内瘀块,有斑必有瘀,祛斑必化瘀。色斑难以根治的原因在于普通药物无法直接深入病灶,难以将粘附在经络上像豆腐渣一样脓性的物质,彻底清除,由于有色斑的患者,大部分都有一定程度的气血两亏的症状。

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遗传性雀斑,发明人辩证施治,运用内外兼治疗法治疗雀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服用方便、又能更为有效的根治雀斑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其配方为:

水牛角、鸡血藤、浮萍各30g,黄芩、菊花、金银花、白藓皮、赤芍各20g,连翘、广木香各25g。

药理作用:中医名雀斑,多因先天肾水不足,阴虚火炎,日晒热毒内蕴所致,治以补益肝肾,滋阴降火为法。

其制备方法:

1)将以上配方中的各中药材按配方比例量分别称取、清洗、烘干并粉碎成120目,再过100目筛,留待备用;

2)将步骤1)所得各种药粉充分混合均匀;

3)分装成规定重量规格的胶囊。

本方有凉血活血、祛风通络之功。借助内服治疗雀斑的胶囊,同时配合外治法,使用治疗雀斑的面膜的外敷,会达到疗效迅速并不易反复基本根治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分别称取水牛角、鸡血藤、浮萍各600g,黄芩、菊花、金银花、白藓皮、赤芍各400g,连翘、广木香各500g,即药材总重量4800g,分别粉碎成120目,过100目筛,混合均匀,装入胶囊,每胶囊重量0.6g,可得胶囊8000粒,按照80粒/瓶装瓶,共得100瓶。

服用方法:每日两次,每次2-4粒。同时配合外治法外敷本发明人的治疗雀斑的面膜,会达到疗效迅速并不易反复基本根治的效果。

该胶囊的疗效:共观察30例;年龄25~35岁,结果:斑点消退大于95%,颜色明显消退至正常肤色,治愈24例;斑点消退在50%~95%,颜色明显变淡,接近正常肤色,显效5例;斑点消退在20%~50%,颜色变淡,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祝凤仪,未经祝凤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77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